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怀瑾老师喝什么茶?

(2013-12-20 19:52:42)
分类: 洋顶岽有机高山茶

南老师只喝岩茶,他觉得岩茶不像铁观音那么浮,内敛但是有香气。
他喝的岩茶出在三坑两涧,第一坑是牛栏坑,第二个是慧苑坑,第三个坑是大坑口,也称九龙坑。三条坑是纵向的,两涧是横向的,两涧一条是流香涧,还有一条为悟源涧。最好的岩茶就出在这里。

在庙港太湖书院,见到了蔡俊,一个为南怀瑾先生制茶的青年。问起南怀瑾先生喝茶的问题,小蔡谦虚谨慎地回答。

最好的正山小种出产地为麻粟,产量很少,每年蔡俊都要到麻粟收购一些原料,然后再回来制作。对茶的认知度每个人都不同,所以蔡俊也不会哗众取宠。做茶要物尽其用,物质本质的美好不能因小而失大。他的理念如此,应用也用心良苦,把做好的茶供养给南老师。

整个事物的发展过程,对事物的原判性形成一个段,主观使然,茶其实也是一种艺术品,所以,蔡俊坚持做自己认为好的东西。

南老师非常受用蔡俊的茶,家乡的味道或者是童年的味道,引起老人家无尽的回忆。从早到晚,南老师都喝茶。用蔡俊的话讲,眼睛一睁就喝茶。他的作息时间与我们常人不一样,我们的晚餐像他的午餐,他一天只吃一顿饭。南老师最喜欢的茶就是岩茶,不讲究品种,只要是好的,追求一个结果。所以,每年专门有一两款给老师的茶,命名为老茶鬼。选择武夷山三坑两涧中的茶树,旁要有水流过,并且要藏风聚气,其它的地方就不做考虑了。

竹窠又是三坑两涧中的内坑,这个地方产的茶就更不一般了。南老师不太喜欢铁观音,其实真正传统制作的铁观音是很好的茶,好像一夜之间就没了。铁龙的原产地在武夷山,后来引种到了其它地方,武夷山现在的很多茶园的价格非常高,围成一个盆景式的茶龛,茶的金贵可见一斑。

台湾茶的制作工艺保留传统的制作工艺多一些,现在的茶很难找到完整的叶子,汤色碧绿,但茶要有回味,就是要有红镶边。但是现在还没等到红的时候就杀掉了,茶完全成了清茶型的,品味的东西少了,传统的东西渐渐不见了。

以前人们看到的铁观音都是完整的叶子,为什么当初的茶叶带梗现在却没了。越是青的绿的茶含水量越高,不长时间水分就失去了。留梗的目的是保留香气,会形成整体的效果,现在的标准不同,带梗会出现一些制作上的问题。同一个茶厂可以做成好几级出来,原来铁观音是讲等级的,现在则不太讲究这些了。

南老师从小就喝茶,茶对于他来讲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其实茶的作用就是这么平实,所以我们可能从茶中体悟出很多人生启示。日本的茶道也好,韩国的茶礼也好都是围绕形式转,一旦专心致志地做什么,已经有做作的成分在里边了。所谓好茶要与人分享,平常中又有不平凡在其中。

好的心情,好的环境,茶具茶质茶点的搭配会形成整体的氛围,茶汤的味道和茶点的味道融为一体,对于不同的场景,表现的多样性不同,茶是一种生活,平实中追寻真理。
 
南老师会给蔡俊一些建议,不是具体的这样或那样做,而是做人界定于茶。所以,蔡俊认定的茶好也做不好也做。

面对原料供应商,今天他有好茶你和他做,明年茶差一点你也和他做,这个做法就是南老师教给他的。卖茶也是这样,因此蔡俊的客户也是这样,因为卖茶不是茶的本身,正本清源。实际上他的客户比一般客户幸运,茶具是最基础的,与认同他的茶的人共同交流,从茶的本身来讲进入茶禅一味的境界。

茶是缘,缘为茶。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众人拾柴火焰高。他要定制他特定的茶具,对外,蔡俊从不会讲他的茶是供给南老师的,炫耀本身就是一种轻浮。
 
一转眼,蔡俊28岁了,时间很快。他每年都在做茶,每年都在长大。茶会越喝越没味道,心里一定还有余香。这就是茶带来的茶外的气质。老枞跟新枞最大的差别在于,10泡之后茶味没了但韵味犹存。南老师称蔡俊是问不倒的茶博士,其实不是为了问倒,问题本身就是一种追逐,你来我往,人生不过尔尔。
 
三坑两涧的茶,他占了三分之一。他将散捏成一个团,别人可能是一个散。他整合成一个大红袍,这需要有一个标准。很多茶老板的问题在于没有原料,早期投资的眼光好,这得益于资源性的投入加上南老师眼光独到。自古以来,三坑两涧概念就是武夷山的传统,再有人品保证,如果有人想要,不单单是价格问题。不是你占主导而是我占主导。选择的根本不仅仅是金钱实力。

蔡俊不是一个生意人,从市场的角度来交流,他做茶到底想要什么?是一个互动,不是因为金钱失去自我,而是找到自我,确立自我,不能迷失自我,这样才能成为百年老字号。一个特点,字号是随人而来的。失去自我的结果就是没有。不管做到哪个层面,他坚持最初的东西。

南怀瑾老师说:相处如同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人生若只如初见,他所追求的是一种永续,始终坚持,只要我在,除非我不在。其实不难,把握当下。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茶无味,心还有味,就懂茶了。
 
(文 张新波 《华夏时报》)
附:

中国传统茶文化讲座,讲座地点位于长乐路上的金粟阁。(该机构隶属于知名学者南怀瑾先生领导的老古集团)


当晚,茶艺大师蔡俊先生为大家做了引人入胜的、专业的演讲,从多方位深入的介绍了博大精深中国茶文化。蔡先生首先概括性的介绍六大类中国茶叶,以及茶文化的发展轨迹。接着还介绍了各种中国茶不同的正确冲泡方法。最后,嘉宾们共同参与学习了如何正确冲泡西湖龙井茶,并且品尝了这些市场上极难觅得的极品。

在那个引人入胜的夜晚,每个人都陶醉在渊博的茶艺世界里,在不知不觉中讲座已经结束,大家都感觉意犹未尽,觉得收获很大,并希望这样的讲座能够经常举行。
金粟阁位于静安区长乐路504号(近陕西南路)。在店内您可以找到品种繁多的高品质武夷岩茶及精美茶具,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的著作,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相关的书籍。

我推荐大家去拜访一下金粟阁,在轻松、高雅、富有文化气息的氛围中,蔡俊先生将用精湛的茶艺欢迎大家的到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