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文化旅游出行欧洲自驾杂谈 |
分类: 土耳其、希腊 |
马尔马拉海将土耳其分割为欧、亚两边。作为土耳其内海的马尔马拉海东端,是扼守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伊斯坦布尔,穿过海峡便是进入了黑海。马尔马拉海向西在进入爱琴海之前,则会遇见一条狭长的达达尼尔海峡,海峡北侧是被称作为加里波利的狭长半岛,其宽度仅数公里,而长度却有90公里,犹如从色雷斯伸向爱琴海的一条臂膀而形成了海峡的咽喉。达达尼尔海峡的最窄处位于恰纳卡莱附近,两岸直线距离仅1.4公里,因此在这里又叫恰纳卡莱海峡。尽管乘坐渡轮抵达海峡另一边的加里波利半岛不过短短的10来分钟,但却是土耳其自亚洲融入欧洲的第一步。当望着海峡北岸山坡上的土耳其国旗图案,随着渡轮慢慢接近岸边,这种地理上的接壤与融合,会帮助你更深切地理解这个广阔、热情,甚至有点狂热的国度。
位于达达尼尔海峡南侧的恰纳卡莱,如今是整个加里波利地区的交通要道与商业重镇,观光客们也大多从这里转道前往特洛伊古城遗址或加里波利。当初在公元前481年,波斯大军便是从恰纳卡莱通过架起的船桥渡海来到海峡对岸,进而推进到了希腊大陆的马拉松,150年后的亚历山大率领马其顿军队,也是从这里渡过海峡来到亚洲,横扫了整个波斯疆域。拜占庭时期,达达尼尔海峡则是君士坦丁堡的第一道军事防线,而到了奥斯曼时期,海峡北侧的加里波利又是奥斯曼军队进攻巴尔干半岛的跳板。可见加里波利半岛在地里位置上的凶险。那日在恰纳卡莱码头上了轮渡,刚将车停妥尚未去到上层甲板,便接到昨晚下榻的酒店老板打来电话,说是我们忘了取回酒店登记时使用的护照,这时再回头去取已有相当的麻烦,快递是最佳解决方案,尽管如此,也还是惊出了一身冷汗,这算是跨过这道海峡时冥冥之中的凶险与诡异吧。
实际上,历史上最激烈的达达尼尔海峡争夺战,是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同时这也是整个一战中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海峡北侧的加里波利是那场战役中英属军团的主战场,也是当年战斗最为惨烈的地方,如今是一片林木覆盖下的宁静土地,除了墓地及特别标注外,已很难看出英法舰队在此苦战9个月的痕迹,交战双方也为此共同付出了50万人的伤亡代价。据后来的历史学家称,这场战役不仅给时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留下了痛苦的记忆,也正是这场惨烈的厮杀,深深震撼了那个来自大洋洲的民族,并引起了澳大利亚人关于国家独立的最初概念。协约国尽管最终取得了一战的胜利,但这一场夺取海峡的战役却是以土耳其人的胜利划上句号的,并为日后穆斯塔法(阿塔图尔克)成为土耳其领袖奠定了基础。
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但那次战役依旧能够唤起人们悲惨的回忆,光是在小小的加里波利半岛西南部,留下的墓地就多达34处,几乎遍及那里的每一个小山坡,而在每年的4月25日澳新军团日的前后,便会有大批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旅行者前来参加纪念活动,使得附近的酒店一铺难求。由于我们并没有前往旧战场进行凭吊的计划,踏上加里波利半岛后在一处宁静的小树林边放慢了脚步,享受着半岛上迷人的景色,以及这里的安详与宁静。
延伸至达达尼尔海峡的公路
达达尼尔海峡,以及海峡北侧山坡上的土耳其国旗图案
海峡南侧的城市恰纳卡莱
恰纳卡莱轮渡口附近
恰纳卡莱渡口边一战时期的战炮
恰纳卡莱行驶于海峡两边的渡轮
渡过海峡前往欧洲
宁静祥和的加里波利半岛
如今的加里波利半岛已是当地人钓鱼休闲的好去处
架起炉子烧烤
前一篇:【土耳其】土耳其人的心灵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