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建筑历史文化欧洲自驾旅游出行 |
分类: 土耳其、希腊 |

一千年前,说土耳其语、皈依了伊斯兰教的塞尔柱人,在安纳托利亚半岛上建立了首个突厥帝国,但很快大败给了成杰思汗。约半个世纪后的公元1300年,这里又诞生了一个突厥游牧酋长小部落,未曾料到的是,这个同样皈依了伊斯兰教的部落,日后仅用了不到150年便横扫了拜占庭帝国几个世纪扩张得来的广大疆域,成了一个强大无比的新帝国。奥斯曼帝国,在公元1453年5月29日这一天攻占了拜占庭最后的城市君士坦丁堡,彻底将拜占庭帝国送进了历史。如果说,塞尔柱帝国是突厥土耳其人的发端,那么,奥斯曼帝国时期无疑是最令土耳其人骄傲的年代。继默罕默德之后,奥斯曼的历任苏丹们似乎都显得野心勃勃,四处扩张也越来越堂而皇之,甚至于每年夏天在帝国东、西边境上进行交替作战成了一个惯例。伴随着帝国疆域越来越大,君士坦丁堡也在历代君主们的装饰下变得愈加美轮美奂,到了帝国第十任苏丹苏莱曼大帝时期,更是将君士坦丁堡的城市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1557年,一座仅用了短短七年时间便建设完成的宏大建筑,在金角湾西岸古老的伊斯坦布尔大学西北角拔地而起,这便是由锡南主持的、有伊斯坦布尔最美宗教建筑之称的苏莱曼清真寺。在土耳其里游走你会发现,那些奥斯曼土耳其留下的公共建筑中,许多都是在錫南主持下建造的。米玛·锡南(Mimar
Sinan 1490年-1588年)是奥斯曼帝国最伟大的建筑设计师,同时也被认为是伊斯兰世界最著名的建筑师。錫南生前作品多达477件,仅伊斯坦布尔一地便有335座历史建筑与希南有关,苏莱曼清真寺便是錫南79座清真寺作品中的一件。
那天可能是在大巴扎里转了太久,当我们沿着缓坡来到苏莱曼清真寺门口几乎是到了谢绝参观的时间。硕大的清真寺建筑群身披金色的霞光耸立在一片高地上,实际上,清真寺是建在这座城市的第三山丘上,一些较小的公共建筑则向着金角湾方向呈阶梯状缓缓下降,使得苏莱曼清真寺既傲立山丘之上,又与周边街巷巧妙地融为一体。立于苏莱曼清真寺院落的东端,前方夕阳照射下的加拉泰大桥别有一番风情,远处连接欧亚两边的斜拉桥也是依稀可见。苏莱曼清真寺秉承了土耳其传统清真寺的一贯风格,主体建筑呈正方形,并由正厅与侧厅共同组成做礼拜的空间,主建筑向前延伸出一个庭院,从而形成整体清真寺的长方形布局。在建筑结构上,苏莱曼清真寺则延续了拜占庭时代的构造体系,四根大方柱通过支撑起的拱门,托起高达53米、直径27米的穹顶。清真寺内部则以红色瓦片作为装饰材料,整个空间呈现出一种莫名的温暖。此外,主拱顶墙内还嵌有64个直径0.5米的瓮,使得整个大厅有着极好的音效。
在历史建筑极为丰富的伊斯坦布尔,美丽的苏莱曼清真寺显然不是最为出名的建筑,甚至也不是锡南最得意的作品,但这里却是苏莱曼最后的归宿,与他一起的还有他的妻子洛克塞拉娜,就是那位许蕾姆女士,以及苏莱曼的部分亲人。而錫南自48岁成为奥斯曼帝国首席建筑师之后,则在50年里熬过了四任苏丹,于1588年以98岁的高龄告别了尘世,今天我们可以在苏莱曼清真寺墓区的边缘找到这位建筑大师。
夕阳下的苏莱曼清真寺
清真寺附近古老的伊斯坦布尔大学高大的院墙
前一篇:【土耳其】拜占庭建筑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