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意大利】陶尔利石屋小镇

标签:
旅游南意大利自驾旅行文化历史杂谈 |
分类: 马耳他、西西里、意大利 |
阿尔贝罗贝洛(Alberobello),这座位于普利亚区的首府城市巴里东南方向约30来公里的小镇,自上世纪末起开始名声大噪吸引了世人目光,而这一切都源于当地的一种被称之为陶尔利(Trulli)的独特石头建筑。说来也奇怪,这种采用当地石灰岩为建筑材料、以人类最原始方法向上堆砌的石屋,其历史才不过500来年,这与史迹裸遍的意大利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但居然在1996年还上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颁布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榜单,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玄机呢?
那日,当我们驱车翻过一片高地后进入阿尔贝罗贝洛,抵达设在小镇中心的旅店接待处已是傍晚,小镇似乎刚刚从观光客的喧闹中挣脱出来,街前的那片小广场也重新开放可以临时停车,可见如今这里的人气。我们预订的是当地陶尔利家庭旅舍,由小镇上的家族所经营,除了10来户分布于传统居民区各个角落的陶尔利之外,还包括镇上的一家饭店酒吧,并为预订他们家陶尔利的客人提供早餐。这样的经营方式如今在小镇上有很多,说明小镇观光业发展得还是不错的。
简单办完手续后,旅店主人带着大家沿着坡道向上,去往坐落于居民区里大家即将要入住的陶尔利。阿尔贝罗贝洛小镇上的陶尔利建筑尚有上千座之多,主要分布于主干道两侧后面的坡地上,其中的一片开发为旅游观光,包括一些商店酒吧和供人参观的陶尔利,而道路另一侧的那片,则是相对较为存粹的居民区,少有光观客打扰,换句话说,如今的陶尔利建筑主要还是要用来居住的。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陶尔利石屋里面并不像原先想象的那样是简单的平面展开,而往往是有点错层的结构,要么向上发展,要么往下铺开,甚至有些较为高大的陶尔利里面被分隔成多层。
如今的陶尔利建筑内部已经有很现代、完善的装修,油漆涂料的墙面平整而光滑,只是屋子的上半部分呈弧形收窄,与建造的外观形状大体一致。传统的陶尔利建筑墙体是用石灰岩块围建而成,外涂白色石灰,从建筑半高左右处使用片状岩片逐渐向上堆砌,并且逐步收窄直至封顶,因此整个陶尔利石屋的上半部分呈圆锥形状。陶尔利的上半部分既然是采用“堆”砌,就是没有使用诸如水泥那样的黏合剂来加固墙体,据说是为了方便地将屋顶拆掉以逃避税收。说起来这又是当地的一段血泪史。
中世纪的意大利战乱不断,而阿尔贝罗贝洛地区尽管是一块几乎一毛不闻的贫瘠之地,但还算得上宁静,于是就有了最初的40个家庭前来开垦和定居,慢慢便发展成了一个村庄。然而,荒地归荒地,但也还是国王的领地,交税是必须的,根据当时的法律,农民土地耕种的税收,是按照家庭住户收取的,但是如果建筑没有了屋顶,又哪里来的住户呢?这真是个绝妙的对策!尽管引来争吵不断,但确实有效,并且这种情形竟然延续了将近200年。在1797年5月27日这一天,当时的波旁王朝国王迫于农民们的请愿压力终于作出了让步,宣布这怪异独特的石屋建筑为合法,阿尔贝罗贝洛也从乡村升级为市镇。
事情到了这儿也算是个不错的了结,尽管对阿尔贝罗贝洛居民来说,税还是要交的,只是形式上的不同,但总算不用再以拆屋顶的方式捉迷藏了,而这种陶尔利石屋建筑也从此被传承了下来,如今又一不留神地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顶部的简单装饰,也可以方便地去下
陶尔利内厨房一角
当地的陶尔利住户
简单干净的陶尔利建筑
小镇沿街的景色
小镇广场上闲坐的老人
小镇上的教堂
教堂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