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孤独的古罗马人

标签:
土耳其自助游古罗马剧场旅游 |
分类: 土耳其、希腊 |
题头这张照片摄于土耳其南部地中海沿岸、靠近阿斯潘多斯(Aspendos)的乡村公路边。那日,我们从内陆方向一路过来,见到阿斯潘多斯的标识后离开编号公路,似乎是进入了一个农庄,公路在黄黄的草坡中向山里延伸。土耳其多山,即使像这里离海边不过十来公里的地方,也是山山环绕。我们将车停靠在了路边的一处建筑遗址边上,这应该是古城遗址的一个线索了。
阿斯潘多斯曾是一座历史久远的古典城市,究竟有多久远?暂且说到公元前800多年的赫梯(Hittite)帝国时期。这应该是这座城市雏形的开始,而不是仅仅是有人在这里活动居住。赫梯帝国大约自公元前1800年开始,最强盛时期甚至入侵过拉美西斯二世统治下的埃及(公元前1298年),这比那场历史深处的特洛伊战争(公元前1250年)还早了近50年。公元前8-9世纪时候,庞大的赫梯帝国受到来自东、西两边的外族入侵而最终分崩离析。如此看来,阿斯潘多斯的出生证似乎是在“赫梯”灭亡前夜所签发的。而“赫梯”之后的土耳其却更为复杂,诸多种族各自占据一块地盘,并一度在希腊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夹缝中生存。之后,罗马人来了。
我们眼前的这处建筑遗址,应该是古罗马输水渠的一部分,并且还牵连着一个功能性的建筑物。作为一座城市,阿斯潘多斯的黄金时代,是在公元2-3世纪的古罗马时期。在大家转到遗址后面时,便遇见了当地村民,更重要的,还有会说英语的年轻人。询问的结果证实了大家的猜测,眼前是一座古罗马浴场遗址,顺着那些输水道残迹,不仅可以找到剧场,还有体育场。也就是说,我们已经身处于一座古罗马城市遗址的中心。但这里又是异常的清静,人们来到阿斯潘多斯,通常心中却只想着一个目标,便是3公里外的那座令人敬畏的古罗马剧场。
在古罗马桥墩上恢复起来的阿斯潘多斯罗马桥
古罗马时期,水通常通过这种借山势而建的输水道引入城镇
古罗马人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四处征战到处扩张,其疆域南到北非,东跨欧亚,西至西班牙,北到不列颠,形成了一个极为庞大的帝国。罗马人扩张的目的是殖民,而不是抢了东西就走,这就需要住下来,并进行稳定、繁荣的统治。于是,罗马人每到一处,便开始修建新的城市,建立新的家园,包括建造市政厅、剧场、浴场、运动场、竞技场、神庙、输水工程、市场、城市道路与排水系统、医疗中心等等,罗马的城市文明也因此带到了各地。
阿斯潘多斯这座古罗马剧场,建于公元161-181年间,由一位本地的希腊工程师设计,在使用了一千年多年后,也就是公元13世纪进行了重建。或许是为了迎合当时的君主,剧场除了背墙中留下了些许希腊元素外,完全是按照罗马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并与位于山上的议事厅建筑相呼应。所谓罗马建筑标准,我们可以暂且以《建筑十书》作为标杆。该书由罗马建筑工程师维特鲁威于公元前32-22年间完成,是现存最古老最有影响的西方建筑学专著。原著以拉丁文撰写,共分为十卷,但原稿早已遗失,如今版本是根据中世纪发现的手抄本整理的,并编成了《建筑十书》。有关剧场的设计与建造,在该书的“第五书”中有详尽描述,包括舞台大小尺寸和高度、剧场出入口位置与大小等,甚至规定,剧场座席最高处柱廊顶棚的高度,必须与剧场背墙高度保持一致,以保持剧场的声音效果。使人惊奇的是,现流传较广的该书版本中,还插入了一张阿斯潘多斯罗马剧场的手绘图,相信这是来自公元8世纪的抄本,至少也是根据该抄本从拉丁文翻译到英文过程中出现的。可见我们眼前这座剧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纵观我们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不可否认,古代罗马是站在一个高坡上,将自己的文明推了出去,尽管途中也有许多碰撞,但终究还是推出去很远。当古代罗马人独自踏着舞步步入历史深处的时候,人们也还是望其项背,世界并由此进入了所谓蛮族的荒蛮时代。以后的古罗马就像一颗明珠,透过历史厚厚的尘埃,幽幽的放着光芒。古罗马人是孤独的。
如今我们来到这里,除了内行人看门道之外,就我们外行人来说,就是带着敬畏的心情对这座保存基本完好、拥有最佳结构、且来自远古时代的建筑进行凭吊。自一战后阿塔图尔克时代开始,该剧场又被重新利用了起来,并一直延续至今。或许,该剧场的重新利用才是对古罗马人最好的尊重。
阿斯潘多斯的古罗马露天剧场
剧场入口之一
保存基本完整、希腊风格的剧场背墙
背墙上的雕刻细部
坐在剧场里的游客
相比之下,这所位于爱琴海边的罗马剧场,基本上也只剩下了座席部分
恢复出来较为完整的市场原貌应该与此差不多(摄于以弗所古罗马市场)
经过两千年的风雨,体育场只剩下几许残片
议事厅的框架还在,古罗马神庙的主墙依然不倒
罗马神庙主墙残迹
阿斯潘多斯的日落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