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老城旧事

标签:
斯里兰卡锡兰岛加勒殖民风格旅游 |
分类: 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 |
加勒老街上的老妇人
眼前这位白皙、干净的老人,站在老式大平房门口,没有普通兰卡人民常见的那种淳朴的笑容,倒是稍带几分警觉。身后的老房子看上去维护得不错,其实是比较结实的那种老屋。屋外走廊上立了一个白色架子,摆放着一些小装饰品,稍暗的里屋应该是个客厅,有些空旷,但陈设着很不错的老式家俱。房屋的右手边紧连着一个小前院,同样风格的大平房典雅、气派,高贵而与众不同。许多闲逛的游客来到了这里,一般都会放慢脚步而变得踌躇起来。。。
加勒(Galle)老城区里多半是这种殖民时代的房屋建筑,很有一些“欧洲在南亚”的味道,这座位于锡兰岛西南角上的小城,是个面对着印度洋的天然良港。大航海时代是葡萄牙人开创的,十六世纪初登上锡兰岛的首批欧洲殖民者便是葡萄牙人。由于是靠武力上的岛,登岛后的阵地巩固就变得很重要,于是便建起了要塞,由此初步形成了目前老城的基本格局。许多西方资料将此作为所谓“现代”加勒的开始,可能是因为伴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西方给当时的亚洲带来了部分现代科技的原因。但郑和率船队来到这里,却更是早了一百年,国家海洋博物馆里保留的碑文是用泰米尔语、波斯语和中文这三种文字记载的。后来在小镇来回晃悠的时候,还可以见到以前中国商铺使用的老式匾额。
站在平房门口的老妇人见我们对她的老屋感兴趣,便主动招呼着,示意我们去看看她放在那个白色架子上的小饰品,并一再说明是纯手工做的。其实架子上的东西并不多,说不上老妇人是在卖商品。听说大家来自中国,显示了友好态度,但并不愿意陌生人去她家里看看,只是幽幽地说,“你们可以去隔壁看下,我姐姐的房子,与我这个房子相似,现在是酒店。。。”。这太出人意外了,隔壁的大平房除了门牌号码及一行小字写着某某别墅外,没有任何看似酒店的标记。而现在却不用再踌躇了,径直走进去就是了。
这是一幢西式平房,有个小前院,后院里还建有一小栋两层建筑。为更适应当地气候,房子加上了许多本地元素:屋前用陶立克式柱支撑起一排雨廊,很有亚洲风情;屋内有很高的屋顶,另人想起荷兰人建在房屋里的仓库;很欧洲的木门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而那些角上带弧度的门廊与半圆窗,却又令人想到葡萄牙。作为酒店来说的确不大,只有5个房间,但房子装修的很好,可以算作5星。酒店工作人员也证实了老妇的说法,只是现在的主人已经是下一代,定居在了美国加州。
其实加勒有许多这样的老屋和故事。港口贸易带来了繁荣,慢慢的,中产阶层也逐渐聚集在老城区,有来自西方的洋人,也有本地人,如今叫做合作伙伴。加勒现在已经扩展的很大,但老城区是在一个半岛上,周边由城墙围住。当初的葡萄牙人在这里经营了一百多年后就再也混不下去了,被当时如日中天的荷兰人接管。之后,荷兰人除了重新修建要塞外,还修筑了目前保存尚好的城墙,加勒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由此步入了长达一个世纪的黄金时代。尽管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许多表面东西,如道路左行等,均采用英联邦国家规则,但荷兰的殖民影响已经深入到了各个领域,甚至以“荷兰规则”重塑了当时整个社会,并一直影响到今天。加勒老城区内那些有着各种故事的旧屋,小多半是在荷兰规则下聚集起来的财富。而后,英国人来了。
18世纪末欧洲正经历着拿破仑战争的阴霾,英国眼看着荷兰即将成为拿破仑的菜,便趁早在亚洲的这个小岛上先下手为强,以免被法国人“合法”的继承过去,此时是1796年。起初英国人只是占据了锡兰的沿海地区,包括加勒,荷兰人也并未控制整个锡兰岛,斯里兰卡还有自己的领地与国王,皇城就在康迪(Kandy)。但相互冲突的最后结果是,斯里兰卡在1815年的情人节那天失去了康迪,整个锡兰岛完全被英国人所控制,最后的郡主流亡去了印度。斯里兰卡在历经了漫长的殖民统治后,最终于1948年取得了独立。
经过400多年的殖民与经营,加勒成为了现存欧洲殖民者在亚洲建造的最大要塞、世界遗产。这是一段历史,这座小城中已刻录下了太多的欢喜与悲哀。。。
从别墅酒店出来时,老妇人依然站在自家门口,见到我们似乎又想起什么,忽然补充了她前面告诉大家的故事:她姐姐已经去世,隔壁老房子现在其儿子名下,如今住在美国并娶了中国女孩为妻。。。临别时还不住地说,那个中国女孩名字叫凯蒂,是的,叫凯蒂。。。
老妇人姐姐的旧屋
现为酒店的旧屋门牌号
带院子的老屋
老街民居
热带风情的点缀
开启的窗户
应该是仓库大木门
老城里也有许多失修的旧屋
还有特色商店
加勒旧城一角
转角处的民居
老城北门
城门建筑的一部分,如今用作海洋博物馆
博物馆大堂一角
博物馆外一角
城门上方的城徽,建于1668年
教堂内的纪念碑文
右侧为加勒高级法院经济分院
法院附近的律师事务所一条街
民居一角盛开的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