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彗星兰
学名
: Angraecum sesaquipedale
'Sachi'
科属
: 兰科 安顿兰属


花常为白到乳绿色,质地厚重,花朵寿命长,有香气,夜间更浓;花朵呈星状,唇瓣有距,有些物种距长30~40厘米。原生种产马达加斯加岛、热带非洲、南非。
来历故事
:
1862年,在《物种起源》发表3年后,达尔文出版了一部研究兰花的著作。达尔文研究兰花的目的,是要证明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为《物种起源》提供补充材料。
野生兰花有两万多种,花的形状、大小、颜色、香味千奇百怪,但是目的只有一个:用花香吸引昆虫(或蜂鸟)来采蜜,花粉沾到了它们的身上,就为兰花完成了传粉。因此兰花的繁衍离不开这些授粉者,不管它有着什么样奇怪的形状、构造,也都是为了适应授粉者。授粉者为了能采到花蜜,也要适应兰花。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兰花和授粉者之间会一起进化。只有自然选择才能解释兰花构造的由来,这是达尔文研究兰花一书的主旨。
但是有一种原产马达加斯加的彗星兰却让达尔文感到为难。这种彗星兰拉丁文学名的意思是“一尺半”,其名称源自它那“令人惊骇”(达尔文语)的花的形状:它有又长又细的花距,从花的开口到底部是一条长达11.5英寸(29.2厘米)的细管,只有底部1.5英寸(3.8厘米)处才有花蜜。“什么样的昆虫能够吸到它的花蜜?”达尔文大胆地预测:“在马达加斯加必定生活着一种蛾,它们的喙能够伸到10到11英寸长!”
但是有谁见过嘴巴如此细长的昆虫呢?“荒唐!”当时有些昆虫学家这么认为。不过达尔文的盟友、曾经独立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华莱士则坚定地站在达尔文一边。他写道:“可以很安全地预测在马达加斯加存在这样的蛾;访问那个岛屿的博物学家应该抱着和天文学家寻找海王星一样的信心去寻找它,我斗胆预测他们将会同样成功!”
1873年,著名博物学家赫曼·缪勒在《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的哥哥曾经在巴西抓到过喙长达25厘米的天蛾,说明达尔文的预测并不那么荒唐。1903年,这种蛾终于在马达加斯加被找到了——一种长着25厘米长的喙、像小鸟一般大小(展翅13~15厘米)的大型天蛾。它被命名为“预测”。这时候距离达尔文做出预测已过了41年。
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正在举办《达尔文:其生平和时代》的展览,最后一个展品就是成功地证明了自然选择学说的预测能力的彗星兰和天蛾的标本。我虽然早就知道达尔文的这个著名预测,但是在看到有着如此细长的喙的天蛾标本时,还是感到了“惊骇”,不能不感叹进化之奇妙。
达尔文之所以敢于做出这个令人惊骇的预测,是因为他深知自然选择的威力。兰花的花距应该略长于授粉者的喙,这样授粉者在尽量伸长喙去吸花距底部的花蜜时,身体挤压到花冠,花粉才会沾到授粉者的身上。因此,在这样的情形下,兰花的花距越长,就会迫使授粉者沾到更多的花粉,就越容易留下更多的后代。反过来,授粉者的喙越长,就越容易吸到花蜜,有更充足的营养,也就越容易留下更多的后代。如此这般长期互相竞赛的结果,使兰花的花距变得越来越长,天蛾的喙也变得越来越长。
这种现象并非绝无仅有。在南非,生活着十几种“长鼻苍蝇”,它们也长着细长的喙,长度可以与“预测”天蛾相媲美,而身体却小得多。相应的,在那里有许多种有着细长的花距的花由它们传粉。
在马达加斯加还有一种与“一尺半”彗星兰同属的兰花,它的花距还要长,长达40厘米。1991年,美国昆虫学家基因·克里茨基(Gene
Kritsky)学达尔文做出预测:在马达加斯加还存在着一种未知的大型蛾类,其喙长达38厘米!
这个预测还未被证实。这种兰花在野外已经绝迹了,靠人工栽培存活了下来。它的传粉者是否也已灭绝?我们只能希望,它能靠吸取其他花的蜜而生存下去。也许用不着再等41年,又会有一种奇特的天蛾令人惊骇。
从惊鸿一瞥到天才预言
:
1862年的1月25日,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然而,对于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来说,这一天似乎不那么寻常。达尔文开始关注兰花和传粉生物之间的故事,因此经常会收到来自各地的兰花植物标本。就在这一天,怀着以往的喜悦,达尔文又打开了一个包裹,看到一份来自马达加斯加的兰花标本,一眼就注意到这种兰花有着惊人的花距。瞧,从唇瓣基部向后延伸的花距竟然长达30厘米。他不由地惊叹起来:“天哪!什么样的虫子才能吸取花距中的蜜液呢?”正是这短短的“惊鸿一瞥”,让饱览群书,见多识广,热爱思考的达尔文有了一个石破惊天的大胆猜想:“既然有这么长的花距,那么在马达加斯加一定生活着一种口器长度相当的天蛾为其传粉!”
19世纪中叶,达尔文提出的这样一个“天才预言”,深深地吸引着许多前赴后继的科学探索者。20世纪初期,有探险家在马达加斯加发现了长喙天蛾的存在,从昆虫学的角度佐证了达尔文的预言。直到20世纪末,德国科学家长期蹲守野外,借助远红外照相机等设备,亲眼目睹并记录了夜幕下的马达加斯加群岛的精彩瞬间。在茂盛的森林里,一丛生机勃勃的大慧星兰,盛开着一朵朵洁白芳香的大花,垂着一条条细长的花距,正吸引着口器长达30厘米的预测天蛾翩翩前来赴宴。这虽说不上有“鸿门宴”的嫌疑,但大慧星兰长距末端处,甘醇甜美的蜜汁是多么诱人啊!这样丰富的蜜汁,正是长喙天蛾在众多花丛中远远就嗅到的美味啊!
回顾达尔文的预言提出,到预言被证实,时间差不多过去了近一个半世纪。面对长喙天蛾与大慧星兰的“亲密接触”,人们不由得惊叹达尔文的预测是多么准确而科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