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半夏
学名:RhizomaPinelliae
别称:三叶半夏、三步跳、麻芋子、麻玉果、燕子尾
科属:天南星科
半夏属
英文名:Halfsummer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扁球形,直径1~2厘米。叶单一或裂成3小叶,叶柄长10~25厘米;近基部内侧有珠芽,花茎高出于叶;长20~40厘米;佛焰苞长6~7厘米,绿色,上部呈紫红色;肉穗花序延伸的附属物鞭状,伸出佛焰苞外,长约10厘米;雌花位于肉穗花序的下部,贴生于佛焰苞上;雄花密集呈圆筒形。浆果,卵圆形,绿色。花期4~6月。
产地分布:
法夏生于低山、林下或农田旁;自辽宁至广东,南至甘肃,西南至云南,都有分布。
毒副反应:
半夏药用剂量过大,生品内服或误服,可产生中毒,中毒表现为对口腔、咽喉、胃肠道粘膜及对神经系统的毒性,如口干舌麻,胃部不适,口腔、咽喉及舌有烧灼疼痛、肿胀,流诞,恶心,胸前有压迫感,音嘶或失音,呼吸困难,痉挛甚至窒息,最终因麻痹而死。有报道,误食生半夏0.1~2.4g可引起中毒。
形态特征:
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35cm,块茎近球形,直径0.5~3.0cm,基生叶1~4枚,叶出自块茎顶端,叶柄长5~25cm,叶柄下部有一白色或棕色珠芽,直径3~8cm,偶见叶片基部亦具一白色或棕色小珠芽,直径2~4mm。花单性,花序轴下着生雌花,无花被,有雌蕊20~70个,花柱短,雌雄同株;雄花位于花序轴上部,白色,无被,雄蕊密集成圆筒形,与雌花间隔3~7mm,其间佛焰苞合围处有一直径为1mm的小孔,连通上下,花序末端尾状,伸出佛焰苞,绿色或青紫色,直立,或呈“S”形弯曲。
以上图片均为野生。原生地管理者为了保护原生地的生态环境,特地移植了几株、为喜爱花草的人拍摄之用。
参考网络资料图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