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榧

标签:
花卉植物 |
粗榧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2m;树皮灰色或灰褐色,呈薄片状脱落,叶片条状披针形,枝叶繁密耐修剪。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有两条气孔带。种子卵圆形。叶条形,通常直,很少微弯,端渐尖,长2~5cm,宽约3mm,先端有微急尖或渐尖的短尖头,基部近圆或广契形,几无柄,上面绿色,下面气孔带白色,较绿色边带约宽3~4倍。4月开花;种子次年10月成熟,2~5个着生于总梗上部,卵圆、近圆或椭圆状卵形。
生长习性:
园林用途:
通常多宜与他树配植,作基础种植用,或在草坪边缘,植于大乔木之下。其园艺品种又宜供作切花装饰材料。其叶、枝、种子及根可提取多种植物碱,对治疗白血病等有一定疗效。种子可榨油,供外科治疮疾,也可用于制皂、润滑油。
医用价值:
粗榧科粗榧属植物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 f. 和中国粗榧C. sinensis (Rehd. Et Wils.) Li的种子。秋季采摘,晒干。性味归经,甘、涩,平。功能主治:驱虫,消积。用于蛔虫病,钩虫病,食积。用法用量:1.5~5钱,水煎,早晚饭前各服一次,或炒熟食。
产地分布:
参考网络图片资料:
粗榧 Cephalotaxus sinensis ,又称粗榧杉、中华粗榧杉、中国粗榧,属三尖杉科,三尖杉属,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灰色或灰褐色,呈薄片状脱落。叶在小枝上排列紧密,线形,通常直。顶端有急尖或渐尖的短尖头。基部近圆形或圆契形,几无柄,上部与下部等宽或微狭,背面气孔带白色。属于美丽的双果双叶类常绿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