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贱骨头’的悖论
鼓楼东侧并排有两家餐厅,‘姚记炒肝’和‘馄饨侯’。
第一天,下午两点半进了‘姚记炒肝’,这里的北京传统吃食还算地道。一进门,哇塞,那叫一个拥挤!比座无虚席多得多,因为站着等座位的人就不计其数。央求着服务员帮忙找了二十分钟,好容易在里间小屋找到了位子,还是和其他不认识的食客拼桌。行李放下,山人急忙跑到大堂排队交钱买吃食,一边排队一边躲闪着穿行的食客还一边默记着墙上的菜单,生怕交钱的时候忘了什么,还得再重新排队。十五分钟过后终于钱款交清,老板热情地嘱咐:“凉菜去外边拿、面食去那边取、、、”山人几个端着托盘冲着拥挤的人群不停地喊着‘劳驾’‘借光’在人群里穿梭着,来来回回跑了五趟,总算把全部食物都端上了桌!
坐下来擦着汗,大家无奈地苦笑,都感觉自己都是抢饭吃的贱骨头!
第二天,也是下午两点半进了隔壁的‘馄饨侯’。一进门,哇塞,那叫一个清净!加上我们一共才两桌;一问服务员,哇塞,那叫一个不耐烦!就像我们是来她们家蹭饭吃的一样;一吃东西,哇塞,那叫一个难吃!打发叫花子也不能做把东西得这么难吃啊!
那叫一个恼火:昨天咱们是贱骨头,今天是什么?
哈 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