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之:对波德莱尔《人与海》的精彩解析
(2013-06-22 09:19:10)
标签:
鹰之读诗波德莱尔外国经典人与海文化 |
分类: 外国经典 |
波德莱尔:《人与海》
自由的人,你将永把大海爱恋!
海是你的镜子,你在波涛无尽,
奔涌无限之中静观你的灵魂,
你的精神是同样痛苦的深渊,
你喜欢沉浸在你的形象之中;
你用眼用手臂拥抱它,你的心
面对这粗野,狂放不羁的呻吟,
有时倒可以派遣自己的骚动.
你们两个都是阴郁而又谨慎:
人啊,无人探过你的深渊之底;
海啊,无人知道你深藏的财富,
你们把秘密保守得如此小心!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个世纪,
你们不怜悯,不悔恨,斗狠争强,
你们那样地喜欢残杀和死亡,
啊,永远的斗士,啊,无情的兄弟!
这首诗因为比较晦涩,中国教科书所有的解读都是隔靴搔痒驴唇不对马嘴,笔者要不深入解读一下,它将继续被蒙蔽下去。
自由的人,你将永把大海爱恋!
海是你的镜子,你在波涛无尽,
奔涌无限之中静观你的灵魂,
你的精神是同样痛苦的深渊,
人类总是羡慕大海的永恒和无限自由,总是把大海比作自己效仿的镜子,但却不知道这种“绝对自由”的深处就是咸和苦,甚至是痛苦的深渊。
你喜欢沉浸在你的形象之中;
你用眼用手臂拥抱它,你的心
面对这粗野,狂放不羁的呻吟,
有时倒可以派遣自己的骚动.
因此,人类对大海的模仿只不过是一棵小草对一棵大树的模仿罢了,所谓“互动”也只是用自己的小身体和大树身上的一根毛发互动罢了,充其量只是释放了身体的一点本能骚动而已。
你们两个都是阴郁而又谨慎:
人啊,无人探过你的深渊之底;
海啊,无人知道你深藏的财富,
你们把秘密保守得如此小心!
但是,人类为什么还是如此虚伪地执迷不悟呢?人心为什么还是如此难测呢?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个世纪,
你们不怜悯,不悔恨,斗狠争强,
你们那样地喜欢残杀和死亡,
啊,永远的斗士,啊,无情的兄弟!
多少年过去了,人类仍然不知道悔恨和怜悯,仍然把大海无休止地澎湃视作一种战斗,仍然在邯郸学步地模仿,仍然在无休止地争斗,仍然在无情地掠夺残忍地杀戮,你们什么时候才能觉悟?什么时候“人海”才变成平静的沙滩,才不是咆哮不已撕咬不止的“苦海”?
那么,笔者就选两首小诗,就算对波德莱尔没说出“大海”的真正内涵做一次互文吧:
《大海》
真理永远无家可归
循着一条向下的台阶
为一个比低更低的人
亲爱的波德莱尔,大海没日没夜的骚动,不是在掠夺、争斗,而是在寻找!寻找人世间的永恒真理!你没看见他的步伐是一路走向低处吗?那是在寻找着“一个比低更低的人”,并为他带来公平正义,只有人间再没有“低处
”的时候,大海才真的平静下来,公平不就是人世间的最永恒真理吗?也只有那时候,世界才真的变成幸福和谐的港湾。
《每一滴水,都在酝酿一朵浪花》
每一束浪花都是常开不败的
因为,每一滴水
都在酝酿着下一朵。
当灵魂的块垒与肉身的结痂
被岁月之手摇晃成均匀的溶液
每一个中年都是一个海——
思想在思想中闪烁
情志在情志中荡漾。
当佛陀穿行于无边的地狱中
也如同一盏明明灭灭的火焰
倏忽与黑暗融为一体
倏忽间
八千大千从身体的虚空中
呼啸而过,梵音禅唱纷至沓来。
善与恶的角逐无声无息
能量的运行无休无止。
当每一首诗的挣脱,都有着
音符爆出笛孔般的畅快
又像一枚枚舍利在黑暗中眨着眼睛
你便领略出一个连通器的伟大——
美好点化出去,新的美好转化而来
而那些诗句,只是万物的同素异形
都有着它们喜怒哀乐忧伤的色相
都曾被它们的疾病与痛楚深深感染
亲爱的波德莱尔,人类不会最终走向灭亡的,因为恶的力量永远都战胜不了善,尽管在善与恶的角逐中,我们偶然会看到“明明灭灭的火焰”,但那绝不叫岌岌可危!因为这世上永远都有为真善美献身的人在前赴后继继往开来!他们会在恶的废墟上盛开出一朵朵绚丽的真善美之花!!
摘自鹰之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8037f80102e1z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