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长梁“九龙谷”文化品牌的神话故事
九龙孝母
作者:四平
在建始县长梁镇杨桥沟青苍绵延的山峦间,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
名叫盛竹河。
盛竹河起源磨谷坝山涧泉脉汇流,全长约20公里的原生态涧谷,沿溪流海拔落差1500米至700米的青山翠谷间,九道银瀑挂帘,蔚为壮观。涧溪像一条缠绕山间的银色带子,顺着山谷高低走势,映衬着溪底那斑斓的鹅卵石,弯弯曲曲流经七七四十九道弯,终年潺潺地在乱石中蹦蹦跳跳,闪着粼粼波光弹出动人的曲调,唱着动听的歌儿蜿蜓流淌……给人回归大自然,置身世外桃园的感受。
恰如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盛竹河虽隐于深山峡谷,却也是仙居龙踞隐身之处,溪流滋润方圆30里,另有大名“九龙谷”,传说为观音菩萨所赐。当然,此乃神话故事一则。
在观音大士的塑像两边,有一对童男童女,左边男的叫
“善财”,右侧女的叫 “龙女”。观世音菩萨有了这两位年轻的助手,神力更宏大,佛法更无边,身价倍增。
传说,善财童子是福城中一位长者的儿子,因“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出”,无数财宝与之俱来而得名。尽管家财万贯,但善财看破红尘,视财产如粪土,发誓修行成佛。在文殊菩萨的指点下,历访五十三位名师习善,而入佛界。善财最后在普陀珞迦山拜谒观音菩萨,得到观世音的教化而示现成菩萨。像童子一样戒除贪心淫欲,恪守本真,保守童心纯洁,为辅助观世音普度众生,现童子身,成为观世音菩萨的左近侍。
“龙女"是东海龙王的小女儿敖听心,多以人身龙尾出现,是法华会上的有名人物。听心自幼智慧通达,八岁时已善根成熟,在法华会上当众示现成佛。为辅助观世音菩萨普度众生,龙女又由佛身示现为童女身,成为观世音菩萨的右近侍。立于莲台之上,头戴花冠,偑饰璎珞,披帛而下飘于体侧,下着小红裙,如人间少女,龙尾绿色,隐没于波涛之中。
其父东海龙王敖广排位四海龙王之首,受玉帝亲封为“司雨神”,有着较大的特权。人间降雨由其它江、河、湖、井龙王掌管,而海洋管辖之权天庭任由敖广龙王自治。主宰着雨水、雷鸣、洪灾、海潮、海啸等,兴云布雨,治水利民,应时甘润,为人消灭炎热和烦恼,普救众生。
一天,观音菩萨尊乘五色云游临天界,透云顺风见闻凡尘一处荒山野岭的人们口口相传,七月十二
“女儿会”,少男少女们对唱情歌结良缘。观音菩萨空发奇想,想试探左右近侍善财和龙女是否当真六根清净,无欲无求,无悲无喜,也有意让善财和龙女体验一次男欢女爱之趣。便吩咐他俩化身下凡去赶“女儿会”,点化众多凡尘男女结对成双。同时也告戒他们万不可目睹人间悲欢流泪,否则将失去返仙之力,流落人间,受尽苦难。
本是善事一桩,不料事出意料。山乡“女儿会”,善财和龙女启动神功仙法,撮和了一对对男女牵手相拥走进树林山洞。正当他们满心欢喜时,一对本已牵手的俊男美女,却因另一富家丑男的介入而分崩离析。龙女听心使尽法力,也无法挽回美少女嫌贫爱富的决绝去意。可怜俊男田大牛因家贫无缘携手意中人,空留悲伤痛心,惹人怜悯。善财思考着如何帮助失意田大牛致富,改变命运;而听心则见不得男人伤悲,一不留神眼里蓄满泪水。
收泪是神,流泪成人。善财担心龙女听心流泪,慌忙放声高歌,试图分散听心的注意力。其实听心清楚滴泪成人的结果,咬牙即可收泪。但她不忍田大牛失意悲伤,硬下心放纵悲情绵延,任清泪流涟,倾刻间变就成了一个美丽善良、温柔多情的土家少女,放歌唤情,嘹动田大牛心弦。田大牛转悲为喜,亮喉高歌,诉说衷肠。一唱一合,两情相悦,情投意合,田大牛终于抱得美人归。
善财痛失龙女听心,独返天庭禀报,观音菩萨意味深长地笑而不言。
却说听心随田大牛回到深山茅寮,过起了刀耕火种的“毕兹卡”蛮农生活。虽然在荒山野岭中男耕女织的日子清苦艰辛,但听心却尽情尽性地体验了凡间男女自由奔放,相亲相爱,身心交融,生命共体的快感和欢悦。快乐的日子犹如白驹过隙,眨眼间听心十月怀胎,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产下九条“大蛇”。
“蛇”儿们落地之时,天空顿时黑云蔽日,雷鸣电闪,风狂雨骤。一时间,阴风振凉野,飞龙瞀穷天。一条长龙头下尾连天接地,翻云覆雨,吼声震天。揽得天摇地动,倒海翻江。
九条“蛇”儿应声而动,滑溜出门,纵跃雨帘,游戈升天。
田大牛在山野狩猎,闪电中看见自家茅屋被金光笼罩,九龙现身如游龙入海,在密集的雨帘中朝着挚天长龙游戈而去。一声霹雳,一道弧光划破苍穹,笼罩茅屋的金光闪烁消逝。此时,长龙在天空中摆动龙头,闪烁金光昂首旋飞,带着九条小龙隐入天幕。瞬间,风停雨住,骄阳喷焰。
田大牛担心听心安危,不顾一切地赶回家。但见娇妻躺在床上,身下血流凝固,早已失血而死。他亦伤悲吐血,气绝身亡,化作一头威武的大白虎,骄健地遁隐山林中……
小龙女听心被父亲东海龙王敖广接回龙宫,悉心哺育九子。在她的精心教养下,白龙、青龙、乌龙、赤龙、金龙、木龙、水龙、火龙和土龙九子茁壮成长,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呼风唤雨,救渡众生。
九龙子成年离开了听心。她本已是集美貌、灵气于一身的九龙圣母了。她又开始思念凡尘白虎。龙宫无法寻觅白虎踪影,只有天庭莲台才能俯视人间。她满怀思念重返天庭,观音菩萨不仅没有责罚她,依旧让她近侍右侧。一日,善财和龙女陪侍观音菩萨乘五色祥云天界巡游,龙女终于看见白虎率领虎族出没山野,为度饥荒饱腹而血腥征战。
由于四海龙王相互倾轧,闹腾得地海翻覆。东海龙王忙于应对,无心关照凡尘万物生息。以致位于东经110°、北纬30°交点上这片广袤的山区,遭遇持久干旱,地表高温河床裂缝,树死草枯,生灵涂炭。虎族首领白虎为族群生息操劳奔忙,肝脑涂地,呕心沥血。龙女看在眼里,尽管克制情绪不显忧伤,却急火攻心,瞬时面容憔悴。观音菩萨一目了然,心知肚明,吩咐善财调令九龙子下凡,寻采神灵花草,修护圣母容颜。
九龙子知晓圣母心思,饱吸四海之水,降落生身之地,各自卧于山巅,吐水为瀑,九泉汇溪,滋润山野。一时万物复苏,草木茂盛,生灵鲜活,天下太平。虎族在白虎的统领下,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繁衍生息。
龙子们采硕美丽的“驻颜仙草”返回天庭,敬献圣母。龙女听心眼见花草,心情悦朗,畅饮“驻颜仙草汤药”后,光彩熠熠,恢复童女容颜。
“九龙孝母”的行为感动天庭。东海龙王在龙子们卧岗吐水的九个山头,通龙脉经年涌流硒泉,溪流润土,滋养虎族山乡青山常绿,百草茂盛,花果飘香,鸟唱兽欢……观音菩萨巡游至此,见虎族山民安居乐业,悦赐地名——九龙谷。
注释:
历访五十三位名师习善:佛经中即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佳话。
四海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佛经名:婆竭罗)、西海敖闰、南海敖钦、北海敖顺。
“女儿会”:又名恩施土家女儿会,是恩施土家族特有的风俗习惯,也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一种场所,被誉为东方情人节或土家情人节。
“毕兹卡”:为“土家族”的土语称谓。
白虎:为土家族图腾。
在地球北纬35°线上,有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基督教的圣地,有猿人化石发现地中国元谋,有百慕大三角洲和巴比伦空中花园,扑朔迷离的狮身人面像,生命禁地的死海,沉没的大西洲……北纬30度上种种奇异的景观,比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美洲的玛雅文化、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以及神秘的百幕大三角洲等。北纬30度横贯整个中国大陆腹地,由西向东穿越西藏、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等几大省区,整个地带大山大川广布、物产人文荟萃。"高山藏幽谷,深海隐玄机",再加上无数被岁月掩埋的沧桑之变,因此这个地带鲜为人知的奇景谜团无疑十分众多。从最东端的杭州湾,到风景奇绝的黄山;从气势磅礴的长江三峡,到苍苍茫茫的神农架……这条温度带是处于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带,降水相对比较丰沛,植物相对比较茂盛,温度也比较适合人的生存,是最适于人生存的地带。尤其是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人可以靠自然的供给,就获得一个比较良好的发展,所以在这里早期人类可以比较容易生存下去,在这种情况下,早期文明和社会就容易在这个地带发展起来。而东经110°线由北至南穿过内蒙古、陕西、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是中国的一条自然风貌、气候变化、人文繁衍、经济发展等重要分界线。
硒泉:隐喻富硒。
驻颜仙草:隐喻恩施为中华药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