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哭声”浅谈一二

(2009-10-21 10:11:16)
标签:

哭声

当事者

货币收益

商品经济

度数

分类: 杂文

从“哭声”浅谈一二

文/人在旅途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字面上理解:婴儿不会语言,只能用哭声唤起母亲的注意,从而不会饿肚皮。

    引申一点,譬如职场,常比喻态度强硬,要求强烈的下属能得到领导更多的关注与重视。

    这是个商品经济年代,人们更注重一定单位成本内的货币收益。于是,朝钱看,以金钱定乾坤,衡量个人价值,以金钱实现个人物质享受等等。

    还有一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皆无可厚非。

    因为工作处在一个整日与货币资金打交道的环境,见多了吵吵闹闹的斤斤计较。时间长了,也看出一些端倪来了。

    每次发工资时,大家怨声载道。领导办公室里哭诉,埋怨的一大堆,恳谈着。

    我如何如何效力,如何如何吃苦,待遇却如何如何不公等等。

    领导听着,实情的不实情的,但因当事者声泪俱下,动容了,承诺了。

    于是,出得领导办公室,破涕为笑。

    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使这种“哭闹声”愈演愈烈,说来也怪,当事者用此招,却是屡屡见效。

    长此以往,企业内部出现了怪现象。安心做事的人,越来越少;生事哭闹的人,越来越多。

    企业支出越来越沉重,效益却难见增高。

    为领导者,处高位,因为哭闹者的哭闹声混淆了视听,却不能一时分析效益不见卓效的原因在哪里。一味办公室倾听,一味被误导,最终只导致哭闹声愈涨愈高。

    而企业内部疏于管理,在商品经济的市场冲击力下,渐渐失去竞争优势,甚至危在旦夕。

    说这些,或许有些言过其次,抑或说危言耸听。

    虽然,一时半会倒闭的企业不多,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但是,许多扩张得声势巨大的企业,真正在资产实力上实现资产增值,屹立同类市场不败之竞争之地的企业,又有几个呢?

    朋友上次说了一句颇意味深长的话:“你在水下吵吵闹闹,其实岸上的看客多了去了。”

    大抵,能够冷眼旁观的人,是能够综合正视自己,权衡哭闹度数的实干派。

    相对而言,那些动不动就哭闹的“聪明人”真正的水准昭然若揭了。

    还是说回来,处在这个竞争的年代,机会不会无缘无故降临到某个按兵不动的幸运者头上。机会,物质也好,成功的目标也好,需要你很好的把握,甚至于主动出击与寻找。所以说,一定程度上的“哭闹”还是相当有必要。提倡并学习!

    但是,之于度数,之于你自己真正的水准,你在哭闹之前,一定要将自己衡量好。

    过火了,注定是做了一个没头没脑,一味拜金的水上漂。只会愈演与加深自己的浮躁,成为企业难见效益的祸事草。

    那么,在这样的形式下,每一个身临其境的生存者,你准备如何哭闹?

                                            于杭州

                                            2009年10月1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淘时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