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记汉字
(2010-05-30 10:50:22)
标签:
巧记汉字小学语文教育 |
一、趣味拆分识记法。
有一些汉字,它们是由几个部件组合而成,实际书写时,学生们常会把其中的个别部件写错。为了帮助他们准确识记这些字,我想到可以利用这些部件,故意地给这些部件之间造成某种联系的办法,巧妙地帮助他们识记。比如“解”这个字,许多学生总喜欢写成“角、已、牛 ”,我告诉他们这样记,你花一角钱买了一把刀宰了一头牛;再如“献”、“厌”这两个字,许多学生经常写成“南、大”、“厂、大”,我跟他们说:“以后记住从南边来了一条狗,就是‘献’,工厂里面养条大狗看门口,不然小偷就会来偷东西,那就是‘厌’。”一些学生经常把“撒娇”、“娇气”的“娇”,写成“骄傲”的“骄”,我开玩笑地说:“一般情况女孩子比较娇气点,喜欢撒娇,以后记住是女字旁。” 还有“碧绿”的“碧”也经常被有的学生写成“王、白、玉”,我这样说:“这个字这样记,王阿姨和白阿姨一起坐在石头上聊天。”
二、区别字义识记法。
有些字的偏旁部首本身就很相似,如“日”与“目”
三、相似对比识记法。
汉字中,有许多字字形很相似,不少字仅为一笔之差。对于这些字,学生们如果不能清楚地了解它们的差别,稍有不慎,极易写错。我教这些字时,常会把它们放到一起去引导学生们仔细比较,明确辨别,并在运用中记住它们。如我在教“眼睛”的“睛”时,经验告诉我,学生们常与“晴天”的“晴”混淆不清。因此,我把“晴”与“睛”放到一起,让学生们比较,联系字义,“睛”表示眼睛,“晴”表示天气晴朗,再通过组词来帮学生们明确区分并牢牢记住这两个字。教到“陈”时,我引出“练习”的“练”,让学生们比较右边部件的异同,特别提醒学生们,“陈”是姓氏的一种,把“陈”写成“
四、联系生活实际识记法。
汉字中有些字,与我们常见的一些字的构成规律不一样,这些字学生们常会多写一笔或少写一笔,从而导致错别字的出现。我常会联系学生们的生活、思想实际,帮助他们巧妙地记住这些字。比如学生常把“武”写成“
五、形声结合识记法。
形声字,是汉字中最常用的造字形式,占常用汉字总量的70%以上。形声字,顾名思义就是这些字的组成部分一半表音,一半表义。了解了这个特点,就能帮学生们准确地识记很多字。比如“清”,我引导学生们观察,为什么用“氵”作部首,为什么右半部分用“青”,从而了解其左形右声的特点。我再问,你们还知道哪些以“青”为部件的形声字呢?学生们思维活跃,一口气说出了“请、情、晴、睛”等许多字,并且还说出了这些字左形右声的特点。这样,学生们不仅准确记住了“清”这个字,而且认识记住了与之相似的一批字,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可以帮学生们认识并记住许许多多的汉字。
以上几种方法,是我通过实践、思考所得。当然,识记汉字的方法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去探索、研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