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魏鹏展新诗创作法
魏鹏展新诗创作法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399
  • 关注人气:1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詩人魏鵬展個人履歷

(2015-09-13 16:49:03)
标签:

散文詩投稿

魏鵬展

小說與詩

小說投稿

新詩投稿

分类: 重要文章

魏鵬展個人簡介:

魏鵬展Jeffrey Ngai Pang Chin1980年-),香港詩人、中文教師、《小說與詩》主編[1]、香港小說與詩協會會長、中山大學 中文系 文學博士(研究古典文學PhD),畢業於九龍華仁書院、香港大學 中國語言及文學碩士 (研究古典詩);曾任《喜樂少年》專欄作家(談寫詩,談作文);曾為《香港小學生文藝月刊》寫專欄,談論文學創作技巧;獲得第七屆工人文學獎 (新詩組-建議主題獎)(2015);新詩〈小息〉〈螢火蟲〉被用作朗誦比賽誦材(67屆香港學校朗誦節);新詩〈螢火蟲〉被用作朗誦比賽誦材(第七屆當代作家詩文朗誦比賽),作品被收入《天地情懷》(2011);著有詩論《新詩創作法》(2014)詩集《在最黑暗的地方尋找最美麗的疤》(2014)

 

 

魏鵬展媒體專訪:

1.〈一月一新詩 疫下小確幸 - 魏鵬展推動兩岸四地採詩 堅守七載〉,《香港仔報》2020930,10

2.〈魏鵬展 香港詩人的堅持〉《龍週(九龍西)123期,202123日,頁11

3.〈香港作家系列 11--魏鵬展:從古詩韻到新詩境〉,《羊城晚報人文周刊》2020322,A6

4.〈香港詩人魏鵬展專訪:一位詩人是怎樣走過來的〉(刊登於《香港文藝報》20194,63,15)

5.〈今日封面人物:魏鵬展 | 作家创作专访:以同情与共鸣的心创作〉,《巴蜀风文学》,2017-12-27

 


學者評論

*學者鄧昭祺評:「鵬展這本書除了對詩的本質特徵有清晰的論述外,對新詩寫作技巧更有鞭闢入裏的解説。……我想這大概是因為鵬展是一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很能掌握那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鵬展熱衷於把自己欣賞新詩和創作新詩的經驗,總結出來和大家分享,希望有更多朋友學懂閲讀新詩,進而喜愛新詩,甚至創作新詩。」(《文學評論》,31)

 

*主編莫渝評:「第一首〈螢火蟲〉,作者以星星比喻螢火蟲的發光,……很可愛,很逗趣的童詩,讀來不禁嘴角上揚,是很適合訓練小朋友聯想力的一首詩。童詩書寫不容易,尤其是離童心越來越遠的成人。童詩是寫給小朋友讀的詩,其最基本元素就是童言童語。如何喚起迷途的童心,如何以淺白又有趣味,節奏性外加故事性的文字書寫,那又是另一種淺言藝術了。」(台灣《笠詩刊》272)

 

 

個人著作

1.詩論《新詩創作法》(香港:20142,科華出版公司)

2.詩集《在最黑暗的地方尋找最美麗的疤》(香港:20149,科華出版公司)

(按:讀者可以到中港台澳及外國公共圖書館或大學圖書館借閱以上書籍)

 

 

魏鵬展新詩被用作朗誦比賽誦材

1.新詩〈螢火蟲〉被用作朗誦比賽誦材(第七屆當代作家詩文朗誦比賽)

2.新詩〈小息〉被用作朗誦比賽誦材(67屆香港學校朗誦節)

3.新詩〈螢火蟲〉被用作朗誦比賽誦材(67屆香港學校朗誦節)

4.新詩〈螢火蟲〉被用作朗誦比賽誦材(21GAPSK全港普通話朗誦比賽)

5.新詩〈早安〉被用作朗誦比賽誦材(2屆全港非華語中學生粵語朗誦比賽)

6.新詩〈電車〉被用作朗誦比賽誦材(69屆香港學校朗誦節)

7.新詩〈螢火蟲〉被用作第十屆博藝盃全港朗誦比賽指定誦材

8.新詩〈螢火蟲〉被用作第三十六屆GAPSK全港普通話朗誦比賽誦材

 

 

創作信念

作為創作人,我以同情共鳴的心看世界,希望作品能增進人與人之間心靈的感通。我認為創作人應以同情與共鳴的心看世界,才能深入感受人與人之間的情脈和事物的神韻,也只有以同情與共鳴的心去創作,作品才能感動人心,令讀者共鳴,也就是作者與讀者過作品而有心靈上的感通。人與人多一點感通、共鳴和同情,矛盾和衝突也就沒有了,這又是文學的社會作用,也是我創作文學的中心思想。

我希望將唐詩的意境、神韻帶到新詩中,把人的情脈、都市景物的神髓形象化,又能寫出人與人之間的深情,以表達深刻的主題,從而引起讀者共鳴,此之謂中學為體;形式和技巧取法西方文學技巧,希望藉著創新的形式和技巧,能為主題和風格帶來突破,使作品有想像空間和耐人尋味,從而表現含蓄蘊藉的風格;我認同現代派的文學觀,反對使用成語、熟語等高度凝煉的詞語,強調新詞、新句、新思維,甚至寫出現代情懷,也學習他們勇於創新和突破的寫作態度,此之謂西學為用;不評政治,不論時事,追求純文學藝術。

 

 

魏鵬展詩集序­­­­­──我的作家之路《在最黑暗的地方尋找最美麗的疤》

 

新詩創作法箚記+小說創作法劄記

  

我和中山大学 - 散文创作(博士论文〈后记〉) /魏鹏展

 



魏鵬展詩文集:

http://blog.sina.com.cn/ngaipangchin

魏鵬展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gaipangchin

魏鵬展微信(WeChat): ngaipangchin

 

魏鵬展微博:

https://weibo.com/weipengzhan

 

魏鵬展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ngai_pang_chin

 

《小說與詩》稿約、稿例、投稿方法 + 最新一期目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b7bcff01018dcp.html

《小說與詩》官方網站:

http://blog.sina.com.cn/poemnovel

 《小說與詩》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oemnovel

 


 

魏鵬展聯絡方法:

電郵

ngaipangchin@gmail.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gaipangchin

 

微信(WeChat)

ngaipangchin

 

QQ

1554243410

 

 


[1] 201354日晚,魏鵬展與香港詩人秀實創立香港文學報《小說與詩》。霍森棋後來加入,成為小說版編輯。同年9月,《小說與詩》創刊號正式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