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習作 - 分析《伊索寓言》中狐狸的形象
(2015-08-26 20:59:15)
标签:
投稿散文詩投稿小說投稿新詩魏鵬展小說與詩 |
分类: 学术论文/魏鹏展 |
分析《伊索寓言》中狐狸的形象
魏鵬展
前言
《伊索寓言》是西元前六世紀希臘的故事集,作者是伊索。內容全都是由極短的故事所組成,故事中的動物、植物全被擬人化。主題多揭露當時貴族、奴隸主,以及富人的自私、貪婪、殘暴,同時也描述了窮人的悲慘境遇,和他們所擁有的智慧與勤勞性格。[1]
由於《伊索寓言》各篇章極其簡短,故事情節亦很簡單,寫作手法亦沒有特別驚人之處,然而人物形象卻詡詡如生,在眾多的角色中,我認為狐狸的形象寫得最成功。如果問小朋友狐狸是怎樣的,大家都可以想像到小朋友一是會答狐狸是狡滑的,從沒有人說狐狸很笨,而事實上狐狸是否是真的如此狡滑也未可知,這大概是受《伊索寓言》狐狸形象的影響,由此可見伊索刻劃狐狸形象是成功的。
刻劃人物形象於小說或戲劇上都很重要,一部小說或一齣戲劇若角色形象不鮮明,甚至角色形象模糊,則我們絕不可以說它是成功的作品;相反,若一部小說或一齣戲刻若角色鮮明,而其他方面沒有驚人的表現,它也有一定的文學性。《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形象是深刻而鮮明,很有藝術性,現在讓我分析下狐狸的形象。
(一)
狐狸在《伊索寓言》的形象是足智多謀和奸詐陰險。以下我從《伊索寓言》中選取若干篇章分析狐狸的形象。
故事中,作者常表現狐狸狡滑的個性,如〈掉進井裡的狐狸和山羊〉寫狐狸因意外掉下井中,又無法出井,結果騙路過的山羊下井,然後借助山羊的身體的幫助而跳出井,不顧山羊而去。在此深刻地表現了狐狸狡滑的形象;〈狐狸和狗〉寫狐狸走入羊群偷羊,被狗看見了,牠立刻諂媚的堆著笑臉說:「寃枉啊!狗大哥。我正在餵小羊吃奶呢?你看,她是不是很可愛?」狐狸企圖以大話騙狗而逃去,可見其狡滑的一面;〈猴子和狐狸〉寫狐狸由於妒忌猴子做動物之王,而設下陷井,使猴子的爪被獸夾夾住,這裏除了反映狐狸的奸詐外,亦可見猴子懂得設計諂害異己,足見其狡滑一面;〈烏鴉和狐狸〉寫烏鴉得了一塊肉,給狐狸看見了,狐狸為了騙牠開口而掉下嘴裏的肉,於是對牠說:「站在樹枝上的那隻烏鴉,長得可真是英俊魁梧啊!而且羽毛豐美,黑得發亮又有魅力,十足是個美男子。我敢說,牠很有可能成為鳥類之王。只要能發出『丫丫』的聲音就當之無愧了。」結果烏鴉真的丫丫的叫起來,狐狸就成功取得了塊肉。在此反映狐狸口才了得的狡滑一面;〈獅子、狼和狐狸〉寫獅子生病了,所有動物禮物去探望獅子,只有狐狸遲到。狼則趁機說狐狸壞話,使獅子大怒。狐狸知道狼說牠壞話,因此設計報復,告訴獅子只要吃了狼,病就會立刻痊瘉,結果獅子立刻吃了狼。在此作者淋漓盡緻地刻劃了狐狸機智狡滑的形象。其實狡滑是用於不正當行為的知慧,作者極力刻劃狐狸的狡滑,也間接反映牠的機智。
狐狸除了狡滑外,有些地方可以看到牠機智一面。如〈老獅子和狐狸〉寫獅子裝病,讓小動物自投羅網。許多小動物去探望獅子都一去不回,只有狐狸看穿獅子的把戲,在此反映狐狸能輕易洞悉別人的詭計;〈獅子、毛驢和狐狸〉寫獅子、毛驢和狐狸三個好朋友約好去打獵,分獵物時,毛驢因為提出三人平均分而被獅子吃掉,狐狸為了明哲保身,把大部份獵物讓給獅子,結果免於被殺。在此反映狐狸懂得隨機應變;〈獅子、狼和狐狸〉寫獅子生病了,所有動物禮物去探望獅子,只有狐狸遲到。狼則趁機說狐狸壞話,使獅子大怒。狐狸知道狼說牠壞話,因此設計報復,告訴獅子只要吃了狼,病就會立刻痊瘉,結果獅子立刻吃了狼。在此作者淋漓盡緻地刻劃了狐狸機智狡滑的形象。
狐狸不但機智,有些時候可見牠能處變不驚。如〈當狐狸遇上獅子〉寫一隻從未見過獅子的狐狸,物聽說獅子很兇殘,因此很害怕遇到獅子。有一天狐狸真的遇到獅子,狐狸竟表現得很冷靜,與獅子打招呼:「嗨!獅子,喝水嗎?今天天氣不壞啊!」獅子也一副好心情的回答:「是呀!你也來喝水嗎?」在此反映狐狸能在極其恐懼的情況下仍能表現冷靜而處變不驚。
此外,有些地方可見狐狸很有遠見。如〈兔子和狐狸〉寫兔子長久以來遭受老鷹的威脅,於是決定向老鷹宣戰,想為自己討回公道。可是牠們知道自己的實力是打不過老鷹的,所以向狐狸請求援助。狐狸衡量了雙方的實力,建議兔子不要向老鷹宣戰。在此作者刻劃了狐狸有遠見的一面。
其實,上文所論及的狡滑、機智、處變不驚、有遠見即狐狸足智多謀的一面,此外作者亦刻劃狐狸奸詐陰險等的負面形象。
故事中往往反映狐狸有報復心理。如〈山鷹與狐狸〉寫山鷹與狐狸是好朋友,他們住在一起,而且各人都有幼兒。一天,狐狸外出覓食,請山鷹幫忙看顧小狐狸,結果山鷹趁機捉走一隻小狐狸。狐狸很生氣想找機會報仇,結果等到一天山鷹的巢起了火,小山鷹被燒死,掉在地上,狐狸趁機吃掉小山鷹。狐狸為了報復竟一直記在心中,等待報復的機會,可見其報復心是如何大。
狐狸的奸詐形象在故事中也是很鮮明的。如〈掉進井裡的狐狸和山羊〉寫狐狸因意外掉下井中,又無法出井,結果騙路過的山羊下井,然後借助山羊的身體的幫助而跳出井,不顧山羊而去。在此深刻地表現了狐狸奸詐的形象;〈猴子和狐狸〉寫狐狸由於妒忌猴子做動物之王,而設下陷井,使猴子的爪被獸夾夾住,這裏亦反映狐狸的奸詐。
狐狸既然有奸詐的形象,作者自然會刻劃他幸災樂禍的形象。如〈掉進井裡的狐狸和山羊〉寫狐狸因意外掉下井中,又無法出井,結果騙路過的山羊下井,然後借助山羊的身體的幫助而跳出井,不顧山羊而去,走之前,還對山羊說:「老兄,多用點腦筋吧!別隨著別人的音樂起舞。」害了別人,還沾沾自喜地嘲笑受害者,可見其幸災樂禍的形象。
故事中亦可看到狐狸驕傲的形象。如〈誰最漂亮〉寫狐狸與豹互相吹虛自己是最漂亮的,其中狐狸說:「我有世上最漂亮的長尾巴;長長的毛,蓬蓬的長在身體後面。冬天到了,還可以當成圍巾取暖。」這句自我讚美的說話充份表現狐狸驕傲的性格。
狐狸不但驕傲,而且妒忌心重。如〈斷了尾巴的狐狸〉寫一隻狐狸的尾巴被捕獸器夾斷了,又不想被人嘲笑,又妒忌他們有美麗的尾巴,於是極力游說其他狐狸沒尾巴的好處,希望大家也和他一樣沒尾巴,反映他妒忌心重; 〈猴子和狐狸〉寫狐狸由於妒忌猴子做動物之王,而設下陷井,使猴子的爪被獸夾夾住,這裏充份反映狐狸的妒忌之心。
此外,故事中亦反映了狐狸的要面子及貪心的性格。如〈河邊的狐狸〉寫幾隻狐狸想入湍急的河喝水,其中一隻自告奮勇的狐狸搶先入河喝水,結果沉入河裏,沉入河前還說:「對不起啊!各位!我急著送一封信到美里塔斯,等我先辦好這件事,再回來告訴你們怎樣才能喝到河水。」臨死前還要掩篩自己將浸死的事實,可見他極愛面子。〈狐狸的肚皮〉寫狐狸因為不知足,不斷在山洞裏吃東西,結果出不了洞口,這裏很生動地刻劃了狐狸貪心的性格。
上文所提及的報復心重、奸詐、幸災樂禍、驕傲、妒忌、要面子、貪心充份表現出狐狸的負面形象。作者一方面刻劃狐狸的負面形象,另一方面又刻劃其足智多謀的形象,即刻劃一個狡滑機智的負面角色,這於小說或戲劇都是恰當的,而且是應該的,因為只有足智多謀的負面角色才能造出翻天復地的事來,情節的波爛曲折亦由此產生。
然而作者亦有刻劃其正面的形象。如〈寒鴉和狐狸〉寫一隻寒鴉守著一棵無果樹,待其成熟,而不去尋找食物。狐狸看到這情形便忠告寒:「哎呀!我的好朋友。你怎麼那麼糊塗呢!夢想只能讓你去追尋,卻不能填飽你的肚子啊!」語氣誠懇,其中並沒有任何目的,流露出善意的忠告。玩實生活中,人的個性有時是多面的,例如極其奸詐的人可能是個極好的孝子,又或者某些情形又會表現他的善良一面。然而在小說或戲劇中,負面角色加上上面的刻劃是不恰當的,其缺點一方面使角色模糊,即忠奸難分;另一方面,正面的刻劃會淡化作者對負面角色的諷刺,因為讀者可能會同情負面角色。作者刻劃狐狸足智多謀的負面形象是極其成功的,但,對狐狸的正面形象的刻劃則是藝術手法上的一點瘕疵。
(二)負面角色在情節上的重要性
負面角色可與正面角色產生衝突,製造波爛曲折的情節。如〈狐狸和狗〉寫狐狸走入羊群偷羊,被狗看見了,牠立刻諂媚的堆著笑臉說:「寃枉啊!狗大哥。我正在餵小羊吃奶呢?你看,她是不是很可愛?」狐狸企圖以大話騙狗而逃去,可是狗卻回答說:「是呀!還有比小羊更可愛的呢!你要不要餵?」狐狸說:「好呀!好呀!你快去把牠們帶過來吧!」結果狗叫了一群小狗過來嚇走了狐狸。狐狸正好與狗產生衝突,作者只需用輕描淡寫幾筆,就能製造出曲折的情節。
負面角色可突顯正面角色的形象。如〈狐狸和狗〉中狡滑的狐狸卻鬥不過看羊狗,從而突顯了狗機智的正面形象。
(三)為何負面角色都是足智多謀
由於負面角色需憑知慧去搞一連串的事,因此負面角色越是機智,情節則越是複雜而多變。如〈掉進井裡的狐狸和山羊〉寫狐狸因意外掉下井中,又無法出井,結果騙路過的山羊下井,然後借助山羊的身體的幫助而跳出井,不顧山羊而去;〈猴子和狐狸〉寫狐狸由於妒忌猴子做動物之王,而設下陷井,使猴子的爪被獸夾夾住;〈烏鴉和狐狸〉寫烏鴉得了一塊肉,給狐狸看見了,狐狸為了騙牠開口而掉下嘴裏的肉,於是對牠說:「站在樹枝上的那隻烏鴉,長得可真是英俊魁梧啊!而且羽毛豐美,黑得發亮又有魅力,十足是個美男子。我敢說,牠很有可能成為鳥類之王。只要能發出『丫丫』的聲音就當之無愧了。」結果烏鴉真的丫丫的叫起來,狐狸就成功取得了塊肉。這幾個故事都是靠狐狸運用計謀,從而產生一連串有趣的情節。因此負面角色越是聰明,越能引起人的興趣,若把故事中的狐狸是愚鈍的,則情節不如這麼生動而多變化。
(四)足智多謀的負面角色可否用於小說或戲劇
其實《伊索寓言》的遇言故事有點小說色彩,因此如狐狸般的足智多謀的負面形象是可用於小說或戲劇。如《西遊記》中的妖怪大多都是狡滑的,他們設下很多詭計諂害唐僧,從而引起一連串曲折多變而生動有趣的情節;電視劇《包青天》中的賊亦無不是足智多謀的,相方鬥智鬥謀下從而引起一連串的變也莫測的情節來。因此負面角色越是足智多謀,情節則越是生動有趣而變化多端。
總結
《伊索寓言》中狐狸足智多謀的負面形象的刻劃可謂極其成功的,亦可謂很有藝術性:報復心重、奸詐、幸災樂禍、驕傲、妒忌、要面子、貪心都刻劃得淋漓盡緻。如果要比較故事中的角色,哪個較鮮明,我想,較客觀的方面是問小孩子哪個角色他們印象最深,我相信一定是狐狸,印象越深刻,即角色越鮮明,也就是刻劃得越成功。
參考書目:
1.
2.
香港文學報《小說與詩》投稿方法 + 稿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b7bcff01018dcp.html
魏鹏展诗文集:
http://blog.sina.com.cn/ngaipangchin
魏鵬展教育城網誌(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