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场无比雷人的模特大赛

(2009-09-18 23:31:07)
标签:

模特

大赛

台北

饭局

雷人

杂谈

前段时间参加了一个全球著名模特公司,在台北的精英超模大赛。

 

正式比赛的前一天晚上,主办方举办了慈善答谢晚宴,满坑满谷地坐了一屋子人。觥筹交错间,进入决赛的20位模特被主持大哥五个一组叫上场,开始还只是问问穿泳装的比赛心得,慢慢便开些半荤半素的玩笑,很快气氛活跃起来,接下来的节目基本都是让女孩子们迈着猫步走到某位大佬面前说一句话,比如:“今晚不要你睡……”

 

我在从北京到台北的路上,刚好看到香港八卦杂志上“名模饭局”的身价,还忍不住唏嘘了一下,但那好歹是女孩子们自己的选择。而全球性的模特经纪公司在如此正规的大赛中,目标应该很清晰,是寻找未来超模,这些姑娘们来参加专业大赛,职业畅想也应该是T台与闪光灯,不会从这里开始就一路奔着饭局去了吧。

 

那一晚,我无比同情地看着她们鱼贯而出,娱乐宾客,一声叹息。

 

如果这只是正式比赛前的暖场,那么第二天大赛主席的致辞,则华丽丽地雷倒了我们。首先要说明的是,这是场盛大加冕颁奖礼,到场女宾不少穿着曳地礼服,在我看来,Dress Code已不是通常的Cocktail Dress或Party Dress,而是Black Tie了。

 

尽管如此,大赛主席的致辞居然是:“我非常喜欢模特儿,因为他们迷人的脸蛋儿和性感的身材,令我们男人很痴迷。”(原话记得不准确,但中心思想没错。)当时坐在场下的媒体面面相觑,同行的上海女记者平素不跑时尚口的,这辰光嘴巴张得老大,满眼错愕地望着我,我只好拼命解释,阿拉时尚圈不是酱紫滴。

 

以这位主席的发言,前一晚的即兴节目也就变得可以理解。但我疑惑的是,这样一个在全世界都应该保持同一水准的著名大赛,在台湾,主办方口味这么重,究竟会选出什么样的人呢?

 

作为一名杂志人,我并不熟悉模特们的私生活,但很清楚时尚圈一方面严格筛选淘汰模特,另一方面也尊重甚至娇宠她们。比如,杂志拍摄大片很辛苦,但永远要准备舒服的拖鞋和睡衣,哪怕有3分钟的休息时间,也有专人帮模特换下十几公分的高跟鞋,穿上睡衣,让她们放松。编辑们都很清楚,模特是帮助我们实现拍摄意图的关键人物,尊重她们就好像尊重我们自己。

 

而名模在台上走秀的时候,要有一种超然的,盛气凌人的气势,好的秀场布光会在T台周围形成一个“光盒子”,正好卡在T台周围,只有脚下T台光明璀璨,周遭一切都是黯淡的,为的是让模特们心无旁骛地专心走路,不要左顾右盼。

 

凡此种种,都是希望提供最好的环境,让她们有更出色的表现,模特,真的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工作,而不是让男人们“今夜无法入睡”的兴奋剂。

 

当然,名模们的私生活不可能一张白纸,就好像港媒会曝光“名模饭局”的身价,但A或B,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并不是我们选拔模特时的基准。

 

听说大赛组织者也有苦衷,时尚业是最早被金融危机波及的产业,为了得以顺利举行,就不能太介意赞助商的品味——很可能人家就是冲着“脸蛋”和“身材”付的钱呢?不过,危机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怕就怕环境还没太糟糕,自己先把自己做得很难看。想起探春在“检抄大观园”时说的:“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

 

顺便说一句,这次大赛台北主办方,居然是我8年前第一次去台湾的邀请方,只是新换了东家。而那次和该集团上下很多人都有接触,觉得他们斯文儒雅、谈吐不俗,还感慨一群受西方教育的人,在聊起中国传统时也能很深很远很古典。这个印象,在我心中,一直保持了8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