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摄影、随笔《走向自然,之:寻找银杏路》

标签:
我是圆的散文随笔走向自然之寻找银杏路文化生活 |
分类: 散文随笔 |

本次旅行的第一个目的地:福建省政和县铁山镇大岭村
.
向往自然回归纯朴是不少人的梦想。正好微信群有通知说第二天有组织去天然银杏之乡政和山区看银杏,之后再到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武夷山去吃大红袍。我报名参加了这个活动。
2020年12月05日我起了个大早,先到福州旅游的集散地——五一广场集合,一起和大家乘车前往。
穿越千年。经过近4个小时的车马颠簸,上午10点35分我们终于到达了这次旅行的第一站:福建省政和县铁山镇大岭村。据介绍,这里不仅有300多株古银杏树,还有茶山、红叶、树抱竹等罕见的天然景观和护国寺等等人文景观。但事实老与旅行社的承诺有距离。我在铁山大岭村看到最多的,一是漫山遍野的毛竹以及身藏在竹林中的游客。二是路边售卖零食及山区土产品的小摊小贩。三是掩埋在竹林中间的零散的银杏和茶园。四是远山绿竹丛中的红树叶等等。
看过银杏之后,我们从政和上高速并在距政和最近的第一个服务区午餐。餐后直接前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村汉城遗址参观。城村汉城遗址又叫古粤城遗址。它位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南20公里,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古村,建于宋代。其主要古建筑有古粤门、赵氏家祠、李氏家祠、华光庙、百岁坊、慈云阁、药王庙等。然我们在此逗留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也仅能粗粗地走了下千年的古粤门遗址,便匆匆离开。因为旅行社有更重要的购物安排和消费项目,必须准点准时到达。
平安就好。这次活动的项目有增减。根据安排,原定3场购物体验或旅游收费项目变成了7个之外,在返回车上还加4个商品的零售活动。每个活动用时少则1个小时,多则2个小时。如此像我一样想观光拍照创作的机会就没有多少。可见我与奇秀甲东南,碧水丹山的武夷缘分不很深。好在我们都安全回到了出发地——省会福州。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场旅游就是一次修行。这次的旅程也不是没收获。在武夷山一夜一白天的时间里,我先后参观参予了乳胶产品展览馆、灵芝生产研究基地、茶叶店、麦饭石炊具研发销售中心、极地星域梦幻世界等等消费体验和极具武夷特色的水上灯光秀、话剧大红袍等等旅游自费项目体验。最后落脚大王峰对面武夷山茶博园,远看武夷标志性景点玉女峰的同时,还与大王峰握手言别,合影留念,说明我们的确游览过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武夷山了不是!?具体旅游收获:一是认识不少不同职业年龄的新朋友。二是置身山区仿佛回到了青少年。青山绿水还有早年嬉戏玩耍的田园。三在政和大岭村的路边看到消灭贫困后中国农村人的安祥与幸福,以及他们纯朴憨厚的神情。四在旅游购物过程中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幼儿园,所有的言行都受到限制与引导的无奈。同时也看到利诱等中国智慧在旅游服务领域中的巧妙运用。为免费买单。五是看到隐藏在旅游队伍中的旺盛购买力。据不完整统计在我们这趟游行中消费接近万元的至少有10到20人。占全部出行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见怪不怪,习惯就会成为自然。下面是我在这趟旅行所见,分次依序排列。敬请大家批评斧正。谢!
第一集《寻找银杏路》。
图片安排大致如下:景区导游图——我所乘坐的大巴和导游——景区停车场——枫树干——茶园——竹林或藏在林中的游客——路边摆摊人——林中银杏树——回头望来路——作者我是圆的及简介照片(摄影:阿里啊你)

原创摄影、随笔《走向自然,之:寻找银杏路》
图文/我是圆的
.
回头望来路
===
===

《作者我是圆的2020.12.6于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武夷山文化旅游步行街口》阿里啊你 . 摄
.
我是圆的,本名陈丰。诗人,诗歌评论家。福建省自学成才者。福州福清市城头镇人。他出生在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黎升村塘池自然村一个普通家庭,幼年跟随大姨妈刘兰英在仓山区仓山镇联建村白鹭岭长大。做过农民、木工、泥水工、电工,商店营业员、采购员、核算员和多家报社的编辑记者、文化干部、政协委员、福州市晋安区作家协会副主席、福州市图书馆副馆长、福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副馆长、福州市文联委员、福州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福州市城市管理民评代表、政风行风廉政监督员,福州市群众路线教育督导组成员,民盟福州市委会参政议政小组成员、民盟福建省委社科委委员、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中国乡土作家协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福州市鼓楼区作家协会顾问等职。1989年发表作品,1996年辍笔停止写作;2008年12月上网开博重归写作。已出版《日子那边》《月圆月缺》《我把风留在了风中》《抚摸自己》《我是你的颜色》《时间之外》《在你的江南》《落单的幸福》《像鱼一样的鱼》等书;此外他还计划出版《书缘(随笔)》和《100人读100首——陈丰诗歌鉴赏》《诗歌陈丰》《当下福州诗歌导读》《陈丰评诗》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