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存谢评诗277-2】四川胥勋和:再议形式与技巧

(2018-10-07 05:35:54)
标签:

四川胥勋和

评论

我是圆的

那么我是什么或者我就

分类: 金屋留香
再议形式与技巧——读我是圆的《那么,我是什么或者我就是我》
 
    写罢《形式和技巧》之后,有点意犹未尽。
    说到诗的形式的重要性时,我应该引下面这段文字。它是艺术永恒的源头:
    一个人被迫面对一个形式,该形式渴望通过他来成为一件作品。该形式绝不是他灵魂的子裔,而是一个面貌,它走向灵魂,向灵魂索取有效的力量。这个人关心的是他自身生命的行动。如果他实现他的行动,如果他从他的生命里对那个出现的形式说出那个原初的词语,那么其有效的力量就会源源流出,作品于是诞生(这是诗人奥登的话)。
    我说没有形式就没有诗,正确,但没有权威性,拉出奥登来验证我的说法,或许让人不能不信。诗人是一个变戏法的的魔术师,他以形式和技巧,去唤起读者的种种联想,在对诗的阅读欣赏的慢过程中,那对令人费解的神秘性是一个澄清。因之好诗难解但能解,重要的是读者要走进诗,加入其中。
    在谈诗的形式和技巧时,不能不能不谈节奏。我曾说过“诗是美丽的节奏”,希尼在谈奥登时说:“毕竟,一种新节奏即是一个来到世界上新生命,不仅是耳朵的复苏,而且是生命的复苏”。诗的节奏不仅在语言中,在建行、分节里,更在抒情的意识和直觉的感受之上。让诗在形成的过程中,有山崩地裂或心灵移位的感觉出现。
    前文中我还引了这样的话:“最敞开着的房门最不会有人擅进,无所不在如阳光,无人涉足如太阳”。这是苏格兰诗人休*麦克迪尔米德的诗句。由于我太热爱和崇敬这位诗人和他的诗了,当时,我真不想轻易抬出他来。后来,我是圆的追问此话的来历,我不能再装糊涂了。回想起来,那是一个偶然机会,我读到了诗人休*麦克迪尔米德的题名《残虹》的诗:
 .
一个潮湿的傍晚,在剪羊毛的季节
我看到那个难得一见的东西——
一道彩虹的残余,带着颤抖的光
在那倾盆的大雨之上;
我想起你消逝之前显露的
最后的狂暴脸色
 .
云雀的巢黑暗又荒凉,
我的心也是;
但此后我就常常想起
那束愚蠢的残光;
而现在我想起我终于明白
当时你那脸色的含义
(忘了译者)
   .
    有人说这是他纪念他父亲的诗,无考,暂不管它。
    我关注的是他称之为“组合式结构”的创作方法。据希尼介绍,诗人的传记作者艾伦*博尔德记录了这首诗的产生过程。
     《残虹》大部分词语。。。。都来自威尔逊一本书中的两页。也就是将他人作品中的词、短语,以及句子摘取出来,根据自己所需,进行重新组合,成为自己的原创,有点类似拼凑。个中也显示出作者机灵的一面。这个方法是一条新路,今天已为中外一些诗人所采用。
    好了,似乎说到题外,又似乎在题内,反正就补充这些。
.
【存谢 <wbr><wbr><wbr><wbr><wbr><wbr><wbr>诗评74】胥勋和:拾起此书——读我是圆的诗集《抚摸自已》(代序)
.
胥勋和 (1941~ ),笔名达达。 常用网名:scxc11com。四川射洪人。1958年参加工作。历任西昌煤矿技术员,西昌县林业局会计,西昌县人委知青办工作人员,西昌地区京剧团编剧,凉山州文化局编辑,凉山州文联编辑。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星河集》、《胥勋和诗集》、《龙凤之歌》,电影剧本《泪光》等,共创作文学作品100余万字。并获东方杯全国诗歌大赛特等奖,四川省少数民族新题材作品三等奖等重大奖项。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