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图/文/我是圆的

(2016-10-05 01:45:17)
标签:

我是圆的

随笔散文

图说磨溪

分类: 诗外生活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图/文/我是圆的

       知道磨溪,已经很久!但多从驴友们的介绍中得知。磨溪位于福州东郊马尾镇快安村。原名龙溪,溪长25华里。谷陡深幽,千岩竞秀,两旁林木蓊郁。溪石层叠,水源丰沛。因此不少村民在此建设磨坊,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达到鼎盛,因此得名“磨溪”(如今磨迹罕见)。1936年4月,省政府主席陈仪将磨溪划为暑期游览区。次年1月,省政府还决定开辟公路,由龙门直达磨溪,并拟设茶楼,以便大家休闲渡假,激发居民群众的热爱祖国美好山水激情。据介绍,磨溪还是福建省最成熟的户外天然岩壁攀岩场。计有三片花岗岩壁22条攀岩线路,其中两条为传统攀线,其余20条为运动攀线,攀线高度10—21米,难度5.7—5.12。此外还有一条21米速降道,坡度85—87度,因此它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较成熟的天然攀岩场所。可见登山之难。
      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因此,多年来对于磨溪的喜爱都停在了羡慕上。
      前些天,无意间在政协的微信圈看到一位女委员带领着她的五位男女兄弟上磨溪享趣的画面,又勾起了我对磨溪的想往。
     “不到长城非好汉”。为不出笑话,同时也为自己保留哪一点点男性的尊严或仅剩的那点颜面,第二天一早我乘公交车独自前往。很快,公交车就把我送到龙门站。目前途经龙门的公交车有六条。想去游览的朋友可乘178路、36路、58路、73路、两马航线定时班车和73快线到龙门站下车即可。下车后可要记得向东行(约5分钟),之后再左转沿溪西土路进村,经温福铁路之后进入眼帘的是龙门寺,之后再到与龙门寺一墙之隔的森林防火执勤岗填写好进山登记单就算到了磨溪了。
      下面敬请有兴趣的朋友跟随我的镜头一同进山,看看磨溪的风采。
1-1磨溪导游图(本图来自网络)。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wbr> <wbr>图/文/我是圆的
1-2溪西土路。卫生有点差。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wbr> <wbr>图/文/我是圆的
2-1温福铁路。南北变通途。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wbr> <wbr>图/文/我是圆的
2-2龙门寺。
仿古建筑。大门紧闭,里面有只大狼狗。那天他们只许烧香客从边房穿屋进入。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wbr> <wbr>图/文/我是圆的
2-3磨溪森林防火执勤岗。即进山登记处。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wbr> <wbr>图/文/我是圆的
3磨溪。溪石
峥嵘。“人在石上走,水在石下流”,不停的流水随着不同落差,发出不同的声响。相传有琴声、锣声、鼓声......美极,让人流连忘返.....我们继续“登山”。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wbr> <wbr>图/文/我是圆的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wbr> <wbr>图/文/我是圆的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wbr> <wbr>图/文/我是圆的
4-1进山的路。两山对峙,东边的山上有高山寨和茶园,像是世外人家。溪中两块潭石紧密相依,俨如一顶乌纱帽浮在水上,这是纱帽石覃 ;其上还有一棵小榕树。石覃下潴水成湖,深约数米,传说民国时期数艘游艇游戈于湖面,几座山亭散落周围。当年陈仪别墅就建在山边。民国30年日军侵占福州时被毁。此外还有条小溪,泉水不断地从高山寨流下,经过重重叠叠岩层,构成优美的画面。溪岸西侧的路边还有一组岩石构成的山洞,上刻“龙溪古迹”四字,下款“道光戊子(1828年)仲秋”。中建小庙,祀洪金娘娘,传说附近还有蝙蝠洞。洞口上方刻有“无为而成”。这次登山这些都未见(据说其洞洞口已填塞。下次再觅。歉)。
      过简易水泥板桥后,缘溪右边小路上山。磨溪景点多集中在入口1公里内,据传有108景。较为著名的有水帘洞、三潭映月、天仙岩、风动石、九曲榕等。这些景点,已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绝大多数被人开山炸石所破毁,有的被埋在乱石下。如今在这一带溪旁,仍有怪石迭架,洞府天成,如大岩潭、僧半、横山崙、铸钱坑等,多是古人活动的场所。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wbr> <wbr>图/文/我是圆的
4-2南宫拜石
镇海吴子基榜书青山绿水间,一块像青衣学士拱手的岩石。石上刻着“南宫拜石”。所谓“南宫”指米芾,字元璋。北宋有名的书画家,曾任礼部员外郎和书画学博士,因此亦称“米南宫”。米南宫喜爱玩石,如醉如痴,是闻名古今的第一石痴。关于他的传说,最有名的就是这段“米芾拜石”的故事。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wbr> <wbr>图/文/我是圆的
5小水库。原库旁也有座水磨坊,后因水库建设需要而拆除。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wbr> <wbr>图/文/我是圆的
6-1水磨房(即:第一个烧烤园)。大门紧闭。看不到内部是否还存在水磨。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wbr> <wbr>图/文/我是圆的
6-2水磨房石刻(龙、海蚀地貌)。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wbr> <wbr>图/文/我是圆的
6-3水磨房石刻(卧“虎”)和烧烤现场。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wbr> <wbr>图/文/我是圆的
7-1
经过烧烤园不远就看见岔路(第一个叉路口往左沿溪去福州著名的避暑胜地鼓岭,往右上山是到茶洋山深坑里村。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wbr> <wbr>图/文/我是圆的
7-2探花府。
两位门神把门。红脸的叫秦琼,黑脸的是尉迟恭。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wbr> <wbr>图/文/我是圆的
8第二个烧烤园。好像由一个凉亭和二间石屋组成。收费。里面有10来个人,有的在洗食品,有的在架炉烧火,准备烧烤,也有的站在亭中观景。面前或许就是传说中的卧龙潭,潭水清澈见底,游鱼上下,结阵而行,怡然自乐。游人可坐、可卧,拍照纪念。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wbr> <wbr>图/文/我是圆的
9-1过第二个烧烤园(
卧龙潭)后一路无人。埋头力行,向前“登攀”。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wbr> <wbr>图/文/我是圆的
9-2路边弃屋。
从外表看,有些“规模”。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宋代军垦农场遗址或被遗弃的水磨坊旧址也说不定。一片番薯园、柑橘园,间有荒芜的菜园子。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wbr> <wbr>图/文/我是圆的
9-3屋后瀑布。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wbr> <wbr>图/文/我是圆的
10果园和聚仙台。聚仙台下隐约可见
一些磨坊旧址、水碓墙基、石磨残片。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wbr> <wbr>图/文/我是圆的
11走了好一会儿,好不容易追上一群人。家庭组合。里面有大人有小孩有男人更有女同志。像是家庭结伴游。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wbr> <wbr>图/文/我是圆的
12聚仙台上贤龙殿。殿内外。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wbr> <wbr>图/文/我是圆的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wbr> <wbr>图/文/我是圆的
13-1第二个叉路口,往左去避暑胜地鼓岭,向右上攀岩基地。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wbr> <wbr>图/文/我是圆的
13-2去攀岩基地路边景色。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wbr> <wbr>图/文/我是圆的
13-3攀岩基地和果园。由鉴于天气和体力,今天的行程暂且结束。调头回家。健康和安全最要紧。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wbr> <wbr>图/文/我是圆的
14-1圆的脚。走累了,靠在路边的溪石上小眯了一下。嘻嘻。养养神,顺便吃点东西,恢复好体力再下山。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wbr> <wbr>图/文/我是圆的
14-2圆的蓝天被。好看吧!圆的专属产品,像老婆一样贴身。
嘻嘻。
事实胜于雄辩,原来世上真的无难事,只要肯攀登。这话一点也没错。但做人行事也要懂得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谨言慎行量力而行......特别在非宪政国家,不谈国事不妄议中央不轻易得罪权贵......换取安生,求得善终。阿门。知足!
起来了。
下山。
回家了。
【诗外生活】图说磨溪 <wbr> <wbr>图/文/我是圆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