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荒山之遇或臆想》
文/我是圆的
秋雨成行
动人的歌声抓住了我
我
被绑在荒芜的山道上
时间错落如泥土
原来我也是
那一阵高于我声音
也在无序乱吼
拨乱反正
我像春天
无时不在等待
和花共眠的那个时辰
我们在
昏暗的房间里养育
一朵又一朵
诗意的花
第一节第四句中的“绑”,精准,极言雨之大,路之泥泞,人之无奈。第二节:极言白白浪费了好多时间,时间错落如泥土/原来我也是/
后两句:极言雨之声。(“那一阵高于我声音”有点难解,可能是诗人疏忽。可不可以改为:那一阵声音高于我或者那一阵高于我的声音?)
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诗呢?第三节、第四节层层递进,一浪高过一浪,将诗推向高潮。
人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寒不寒不说,遇到阴沉绵绵的秋雨,一般人心情郁闷低落,如雨后秋蝉。何况在这人烟稀少、泥泞蹇涩的荒山野外?然而,事实却——出乎你意料之外!诗人此时心情晴朗,阳光灿烂;我像春天/无时不在等待/和花香共眠的那个时辰//我们在昏暗的房间里养育/一朵又一朵/诗意的花。
著名评论家苗雨时老师说:“作诗先做人,人活得有味,诗写得也有味,什么品味的人写什么品味的诗。”从博客认识圆的老师以来,我深刻体会到他为人的扎实,扎实到让我害怕、恐惧,让我学到了不少做人的知识。惠特曼说:“如果你看到一首诗像花草一样长出来了,那么你可以断定它是一首好诗。”现在,这棵花草心里长出了阳光,照亮了我们内心沉重的阴影,它不是好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