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文转载自[中国作家]电子旬刊《[文学评论]
读余言未尽的叙事抒情诗《我不愿意》 作者:我是圆的》
【在线读诗68】改过才能自新的启示——读余言未尽的《我不愿意》
文/我是圆的
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教授在“文艺作品如何以'现实主义'表现生活”讨论会上说:好作品来源于现实。他认为“一切现实主义创作,虽然立足于当下现实,但它瞩目的方向却应该是未来。即便是批判现实主义,它的初衷也是通过对当下种种不合理的存在的批判,最终希冀一个理想社会的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实主义创作的精神底色,必须是向真、向善、向美。换言之,只要这个精神底色被校正了,无论所展露出来的是温暖还是凌厉,它都值得被尊重”。余言未尽这首《我不愿意》也是这样一首诗:立足现实,关注生活的作品,值得尊重的诗。
余言未尽,本名余自寅。打过工,当过一国企的办公室主任和武汉市美术馆的工作人员,武汉作协会员。60后。已在《草原》、《中华诗词》、《中国诗词》、《江门文艺》、《东方女性》、《大众阅读报》、《淄博晚报》、《作家导刊》等刊,发表过海量作品。影响盛大,他的这首《我不愿意》是首叙事抒情诗。写于今年清明节前夕,目的为怀念10年前,因车祸而不幸早逝的小伙伴——石双喜同学,同时也对少年酗酒带来的恶果,展开诗性的回忆、拷量和质问,引人思考,求得一个理想的生活出现。
《我不愿意》共12节,每三节为一组组成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表达着一个完整的“故事”。如头三节:
我不愿意
每次来看你
就带瓶酒
20岁那年,你
喝醉了,我
背你回家
都高了,我们
就挣扎着,抢着
背对方
诗写“我”每次去看你都“带瓶酒”,每次喝“高了”都“挣扎着,抢着/背对方”。虽然字里饱含同学情谊,但正常的同窗情义真的与酒无关。孩子酗酒更是不该。
那么正常正当的同窗情义应该怎样?我以为他与酒也与足球无关。但现实却经常引导我们的孩子与足球相连。诗的次三节:
我不愿意
每次来看你
就说中国足球
那年狮城之夜
你的眼泪变成了
肆虐的洪水
30多年过去了
我已白发苍苍
中国队还是阿斗
没有文化的民族是个可悲的民族,是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赢得足球虽能为国争光,但学生的天职理应读书。因为只有鼓励、引导学生读好书,他们才能成才,才能掌握改变自己与改变世界的本领,才有能力报答含辛茹苦,生养他们的父母和我们伟大的祖国。守疆卫土,维护着我们的幸福与尊严。
诗是生活的产物,科技和发明也是。它们都从各自的角度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比如汽车,它的出现不仅给人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但它在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尾气,以及在汽车的生产过程中又大量损耗金属燃料等都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使这些珍贵资源日见枯竭。同时又由于交通或人们在使用它们的过程中的不自觉,也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另一种伤害。世间的万物经常如此,相生相克,无一免幸。如诗的再三节:
我不愿意
每次来看你
就坐车来
你视车如宝
却又因此
失去了生命
爱,成了
难以愈合的
伤口
爱恨交织,后悔不已。
世上没有后悔药。但人们总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谁也不能例外。诗的最后三节所表现的就是这样的事实:
我不愿意
每次来看你
就在清明
因为,它
总是很
委屈的说
我的雨下得这么大
为什么还是没有
你的泪多
诗是一种呈现。在这一组“故事”里,作者在“希冀”,在有意无意地想“校正”着“我”们过去和行为。
人难免犯错,但可悲的是我们经常不知错,不认错。因此不管付出怎样的代价,也无法改过,并从中获取经验,得到自新或飞越的能力。不少时候我们是一错再错以至于每次去看“你”都只能在“清明”。痛定思痛,改过并能自新,或许才是《我不愿意》这首诗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因此当扬,应得尊重。
诗是精致的艺术!讲求构思,也需要技巧。从这个层面讲,余言未尽这首诗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诗风朴实。平易近人,让读过书的人都能读得懂。二无废字。做到全诗的每一个字不能多也都不能少,都是作品的有机组合。这在当下没话也说没情也抒的诗歌界里尤显珍贵。三写得像散文或“小说”,由4个完整的故事面组成,并实通过“我不愿意”这个链条,实现成功对接,使几个不一定相关联的几件事形成一个整体。因此也使诗歌在朗读过程中朗朗上口,和谐动听,形成回环反复的艺术效果。这是一个跨越性的尝试,也是“回环反复”这个的诗歌技巧使用典范。这与散文或“小说”笔法在诗歌中运用一样,当扬,也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从而使诗或人得到自新完善。这是诗之本,也是人之本——向真、向善、向美。当扬。
我是圆的5/31/2016 7:28:22
AM于福州世欧王庄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