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品诗19】诗是对个体生活的映照——读有名作家摇摇的组诗《花妖》

标签:
我是圆的评论摇摇诗歌花妖 |
分类: 圆的品诗 |
诗是对个体生活的映照——读有名作家摇摇的组诗《花妖》
文 / 我是圆的
本文转载自[中国作家]电子旬刊《[文学评论] 读作家摇摇的组诗《花妖》 作者:我是圆的》
受朋友嘱托,让我品读另一位朋友的组诗——《花妖》,同时要求写一篇3000字以内的导读文章或读后感,做为该诗参加一个正在举行的诗歌赛事的附件,一同寄往组委会。我不是专业写评论的,感到压力,但为了诗歌也为了友情不得不硬着头皮为诗歌鼓劲加油。
诗是对个体生活的映照,也是反映。缘感而发,显示情真。《花妖》是一首唯美主义的叙事诗,也是首爱情诗。由《A》、《B》、《C》三首短诗组成。作者是福州有名的散文家、小说家摇摇。摇摇,本名姚青群,在福建的一所大学学报任职。她的这首《花妖》全诗围绕桃花这个“道具”展开。写发生在师兄和师妹间的爱情故事。故事写得很委婉,也很隐蔽。
《花妖》用第三者的角度,并按“故事”的发生、发展,依次展开。
细节重于“泰山”。第一首《A》,写三月,表现主体“师妹”的“他”的离去,并因此“埋下她初露端倪的思念”。但“师妹”的“他”为何离去,诗里没有说,只说“他”“一去经年”。 桃花依旧,物是人非。最后给“他”和“美丽的师妹”留下“来不及让三月的桃林做那夜的背景墙 / 来不及听桃花初绽的声音响遍她的胴体”的遗憾。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诗的第二首《B》,承上首,先写“他”对“师妹”的思念:“师妹成了他的午夜星河
好事多磨。穿过“桃花红”的那“ 一段纯净的春光”终于有了回报!功德圆满。《花妖》的第三首《C》,写相约三月,尽管“他未至”,“ 际面村的桃花久久不敢绽放”。尽管“迟”了“六天”,但终是“相照成影”而且还都“一直都是他的花妖”。这就是生活。这是符合中国人的生活习性和审美需求的。
诗歌本质上是主观的。长篇小说《梨花飞》的作者梨花飞在《创作谈》中说,作家的创作要基于历史的经验,善于准确和有深度地提炼生活,从中总结出“道与理”。我想“多磨”的“好”事应该就是生活中的“道与理”!和诗歌一样时刻映照着创作者的生与活。
略抒读后感,是以为荐。
我是圆的2016/4/27于福州市图初稿
2016年4月28日(星期四) 下午3:43华中师大黄济华老师帮忙改定。特此谢
附:
========
《花妖》
作者:摇摇(姚青群)
A
来不及和老师家的女儿
一起去看桃花
他就要离开村庄
美丽的师妹啊
独自穿行在际面村桃花山
嫣红的唇抿紧黑亮的发辫
在离路口最远的桃树下
埋下她初露端倪的思念
一去经年
春天与桃花满山风动的时节
际面村梯田般的桃树之间
桃枝扫过他和师妹的眉心深深
桃花让他心猿意马
可是
来不及让三月的桃林做那夜的背景墙
来不及听桃花初绽的声音响遍她的胴体
师妹已是归程
B
错过他和她之间的六瓣桃花的距离
师妹成了他的午夜星河
所有的花瓣间
无法躲藏的劫数
枝枝蔓蔓在一山阳光下
积尘与西晒天的苔藓缠绕的日子
便想把指纹和那夜的桃花
叠印成花纹
烙在透明的玻璃风铃上
挂在她异域的窗外
还想问天
可否,可否
许他一段纯净的春光
许他今生的风情与炽烈
穿过那一片桃花红
C
桃花树下的离绪
是余生不忍剪断的遗爱
不敢回忆
不能忘记
今年三月
他未至
际面村的桃花久久不敢绽放
六天迟迟之后
才有了他和桃花的相约
相照成影
翠屏湖畔金翼客栈的镜子里
她回眸一笑的脸庞
是他眼里的人面桃花
所有的纠结,否认,代入,追认
都只是他和桃花的秘密
原来她一直都是他的花妖啊,一直
摇摇,女。福州有名作家。本名姚青群,在福建的一所大学学报任职
本文转载自[中国作家]电子旬刊《[文学评论] 读作家摇摇的组诗《花妖》 作者:我是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