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ヾ潇潇ヾ 《【潇.品诗】以梅为体,借梅说事——读我是圆的《梅子或者梅子的城镇化》》

以梅为体,借梅说事——读我是圆的《梅子或者梅子的城镇化》
文/潇潇(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晋安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我是圆的《梅子或者梅子的城镇化》,以梅为体,借梅说事,颇为深刻有趣。如第一节:“梅子是我的小名 / 我曾用她守护 / 一个又一个会开花结果的春天”,字里行间充满记忆和曾经的温馨幸福。
第二节写“被城镇化”后的“梅子”:“钢筋做骨 / 水泥为躯 / 怀春的理想已不是我的专利”。所谓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即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英美等国的城镇化大约花了一百年,而我们只用不到30年的时间。结果大量耕地非正常减少。粮食减产,使本就严重缺粮的问题,雪上加霜;水土污染,生态文化遭到严重破坏;人口急剧聚集,造成城市能源、交通以及教育等许多资源紧张……等等,也成为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令人惋惜和深思。
2015-07-29先锋诗歌_新浪博客发表“第三代诗歌”代表性人物于坚老师《五千年的中国在最近三十年被完全的拆迁了》,文章说:经过拆迁,我们“过去的历史变成了一个空白”,“成了一个年轻的民族,我们完全置身在一个任何一种历史都没有经历过的一种全新的世界之中”。读诗的第三节,也是诗的最后一节:“物以达志跨越时空 / 随着故乡的消失 / 梦里的远方已一无所有”,感觉作者似乎也成了“空白”,一副茫然若失的样子,令人心疼。

(图:圆和著名作家李心田摄于山东青州《红高粱》拍摄基地)
=========
我是圆的,本名陈丰。福建省自学成才者,政协委员。福州市城市管理民评代表。福建省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世界华文诗人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中国乡土作家协会理事和晋安作协副主席。1989年发表作品,1996年停止写作,2008年12月上网开博,重新写作。已出版诗集《日子那边》、《月圆月缺》、《我把风留在了风中》、《抚摸自己》等书。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