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树上摇晃》
我是圆的
对于远方来说
我就是远方
是那个
没有风沙的早晨
你开着雪铁龙
从我身上穿过
直接开进
停电的黄昏
透过厚如积雪的岁月
看到你如同看到
未知的自己
吊在树上摇晃
=================
姚世英简析:诗人对生活有着敏锐的直觉,勇于直面现实。总能从很小的细节剖开人性或社会,这首诗也不例外。雪铁龙在一个风沙之晨驶进诗人的视线,诗人生命里的记忆就此被打开。耐人琢磨的是人称的变换,诗歌肯定要倾注我的思想情感,诗人创造性地将第一、第二人称视角交融,造成错觉,立场混同,换位思考。这首诗里的“你”是虚指的,“从我身上穿过”是灯光效果,更是一种生命的体验,“开进停电的黄昏”隐喻前途的暗淡和绝望。通过角色互换看到了“未知”的我,“吊在树上摇晃”,真切的表达自己对前途未卜的恐慌心理。
姚世英,网名:西海
。居宁德。福建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诗潮》《绿风》《中国诗歌》《海峡诗人》《新诗》《福建日报》《闽东日报》《宁德文艺》.....他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633846434
=================
选
评:西海
选评诗人:朱谷忠、绿音、叶发永、夸克、陈柳傅、顾北、我是圆的、秋水
《水的童话》
朱谷忠
都说涵江
是挂在水网上的一张画
行人一不小心
就会溅得满身浪花
不知什么时候
那水网收缩了
浮在水面的旧街小巷
开始唱瘦身的平仄
布满岁月的河床
满目疮痍地垫在枕头底下
那些晶莹的记忆
也变得不再润滑
幸好,生态的呼喊
没有和美酒一起喝下
举月为灯,众人追梦
重又捞回了沟沟汊汊
但要复制当年流水
难度的确很大
好在整治过的水声
终于鲜活了莆仙话
水又流过窗前
画家们一夜都涨了身价
因为他们知道水流的两侧
该放那些小桥那些古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330e400102ed24.html
西海简析:诗人归乡亲切,物皆染其性情,景随其心绪呈现异彩。诗以饱满的抒情,将历史和现实巧妙穿插与对照。语言很讲究,如“举月为灯,众人追梦”“捞回了沟沟汊汊”,一连串动词表现生动有力,想象鲜活。再如“整治过的水声”“鲜活了莆仙话”灵动的暗喻,妙趣横生,写活了今日涵江的美丽新貌。结尾的画家涨价,是神来之笔,读着不仅感受到家乡建设的热情,还有诗人内心对乡土的热爱与自豪!
《租借幸福》
绿音
我要向松鼠租借幸福
我的租金是半包花生
一勺谷粒
这只淡褐色的松鼠
纵身一跃
跳上了一米多高的鉄盆
它像人一样站着
吃着花生
边吃边剥皮
并向我的屋里张望
想象人的生活是如何幸福
它心满意足地离去
留下一堆花生壳
它们像幸福一样
简单,
平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9f97390100gl5m.html
西海简析:诗人绿音的文字我感觉是通灵的,崇敬自然的。读过她的一些诗歌,她喜欢用花、种子、鸟、小兽之类的意象,诗歌大多都是对自然和时间的感悟。我看到迪金森、格温?哈伍德的影子。《租借幸福》看似简单实际上诗意隽永,借一只松鼠表达对人生幸福的理解,从那只松鼠和人的关系还看出另一层意味,松鼠形象写得逼真、可爱,它好奇人类的“幸福”,它留下的“花生壳”不经意间却给了“我”幸福的启示,我的房子仿佛一座围城,不难读出诗人回归自然、简单朴素的理想。
《长草的老屋》
叶发永
找不到人
老屋就把草当做了自己的孩子
允许它们进屋
让它们住进卧室
纵容它们在起风的时候
光着脚,满院子跑
因为上了屋顶
一根草兴奋得手舞足蹈
老屋没有制止
更多的草似乎得到了鼓励
接二连三
在往老屋的身子上爬
老屋坐着
神态就像在打盹
后来,老屋睡着了
睡得很沉
身上盖满了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fd42e80102vh1r.html
西海简析:草爬上老屋,这个意象新奇角度也新鲜!屋把草当作孩子,通过风中的动态让屋子与草的关系渐渐彰显出来。我们看到的热闹活泼,实际上荒凉之至,这种写法在古诗里叫以乐景衬哀情,“睡着了”的老屋,让诗歌浓厚的象征意味散发出来,我们幡然大悟,“盖满了草的老屋”竟是坟墓!诗歌匠心独运!
《风中的影子》
夸克
一丛丛芦苇在风中摇晃
每一次摇晃都把项羽的心提到嗓子眼上
伏兵在芦苇丛中
一根根芦苇摇摆成一排排敌兵
天将亡项羽,谁能解救得了?
四面楚歌在风中传导
芦苇在风中尽情摇晃
项羽的心悬置在黄泉道上
风吹拂着芦苇的影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2815260101esv9.html
西海简析:诗的感觉醇,角度小,触角敏锐,给人的震撼却很强。用芦苇丛来写四面楚歌草木皆兵,贴切生动。诗歌没有停留在这里,还从心理对项羽作了深刻的挖掘。项羽内心的崩溃都在摇晃的感觉中让读者去真切体会,风中还传递出宿命的味道。诗境由此深邃!
《名字的回响》
陈柳傅
寺后山上的墓园晒着太阳
我跟着晒太阳
我俯下身子
念着已经很久没有人叫过的名字
我也没有念出声
名字已经回响
慢慢地
我也习惯了名字的回响
慢慢地回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019bee0100pil4.html
西海简析:感觉就是一个人在念佛,一股禅意沁人。也许一个人的名字不在回响里,也许一个名字也不再和某个人连接,到最后没有意识了,只有回响,慢慢回响。一首经典的禅诗!
《低处,再低处,青花的甘甜》
顾北
几乎忘记
不可停止一刻想你
当整个冬天裹夹着雨雪
我蜷缩一隅,河水潺潺,时光悠远
双脚浸在恋爱的草色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c28850100qqur.html
西海简析:外界冷酷和内心温情鲜明的反差,诗人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尽管雨雪,我自有一方潺潺流水,让脚浸在草色里头,诗人用一种冷静隽永的方式,纪念刻骨铭心的爱情!
《我在树上摇晃》
我是圆的
对于远方来说
我就是远方
是那个
没有风沙的早晨
你开着雪铁龙
从我身上穿过
直接开进
停电的黄昏
透过厚如积雪的岁月
看到你如同看到
未知的自己
吊在树上摇晃
http://blog.sina.com.cn/fjfzcf58
西海简析:诗人对生活有着敏锐的直觉,勇于直面现实。总能从很小的细节剖开人性或社会,这首诗也不例外。雪铁龙在一个风沙之晨驶进诗人的视线,诗人生命里的记忆就此被打开。耐人琢磨的是人称的变换,诗歌肯定要倾注我的思想情感,诗人创造性地将第一、第二人称视角交融,造成错觉,立场混同,换位思考。这首诗里的“你”是虚指的,“从我身上穿过”是灯光效果,更是一种生命的体验,“开进停电的黄昏”隐喻前途的暗淡和绝望。通过角色互换看到了“未知”的我,“吊在树上摇晃”,真切的表达自己对前途未卜的恐慌心理。
《感谢上帝》
秋水
感谢上帝,让我遇上这场大雨
这场雨,比之前的任何一场
都强大,都固执,都霸气
它铺天盖地,呼啸而来
没有预告,也辨不清来历
我着了迷,乐此不疲地被席卷、淋湿
或许我的窒息给它带来了快感
它时不时停下来,温柔地
抚慰我惊异的表情
周而复始。我一度怀疑自己
是否对水太过冲动了
但这个夜晚,当我读到
“What you get
is what you get.”①
我突然明白——
感谢上帝,让我遇上这场不需躲避的大雨
(注①:命运给你什么就是什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729c90102v3a6.html
西海简析:一场雨给我带来真实的生存体验,它“固执”“霸气”,像来自生命的抵触力量。没有预告,也辨不清来历,像宿命。诗人很细致的描述了我与雨水肌肤交融心灵交流,这场雨变成一次沉迷的热恋,以致我都怀疑是否“太过冲动”,这让大雨的记忆作为一个谜底沉淀下来,发人深思。人如何对待突如其来的爱情和命运,诗人的态度是豁达的,感谢上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