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存谢 诗评69]练向高:序《月圆月缺》

(2014-08-05 14:48:41)
标签:

练向高

评论

我是圆的

诗集

月圆月缺

分类: 金屋留香

《月圆月缺》序

练向高(福建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福建师大副教授、福建省艺术指导委员会成员

 

陈丰同志是《闽东电机报》的编辑,也是一个青年的诗人。前年,他的诗集《日子那边》出版之后,仅隔一年,他又拿出了新的诗集《月圆月缺》。

他无疑是勤奋的。诗,是他艰辛岁月里的精神支柱。尽管诗名未能改变他的命运,但他仍然钟情而不悔,这是很难得的。

陈丰善于把自己对生活的某种感觉,哪怕是飘忽不定的感觉,定格下来。因此,无论是客观事物,还是主观情绪,都能成为他诗作的对象。两个集子中都有不少这方面的好诗。差别在于前一个集子多一些抒情性的作品,后一个集子多一些哲理性的作品。这大致可以说明作者的思想更深邃和成熟了。但他写得最好的诗,无疑是那些包涵着对生活的思索——带着某种困惑的思索的诗,比如《世界怎么了》这组诗中的《活的与死的》、《唱片内外》、《归宿》、《无题》等,在这些诗中,作者的思索并未达到“理”的高度,但也正因为这样,倒避免了达到“理”之后所容易出现的那种明晰和浅露,单一和贫乏。它保持了思索的丰富和多义。能够引导和启发读者对生活的思索。对比之下,他的一些讽刺,却缺乏光彩,而一些颂歌式的作品,不论是对历史人物和事物的歌颂,对于教师、建筑工人的歌颂等,也都只是平平之作。这是没有办法的,连作者自己的主观意愿也无法左右的事。它再一次说明,有没有真切的感受,对于诗歌来说,太重要了。

这当然是老生常谈。但要真正做到不易无真切感受的诗却不容易。写诗的人往往是感受逼着他不能不写,后来却是为了写诗而上天入地地搜索“感受”——于是,诗味就日渐淡薄了。我希望勤奋的陈丰不重复这一条路。

199434《福建机械报》

 

 

练向高

=============

男,福建作协会员。原建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福建师大副教授、福建省艺术指导委员会成员。写诗、散文及艺术类专业论文。已出版诗集《岸和船》、散文随笔集《爱与人生》等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