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谢 相关报道5】林国清:我与陈丰

标签:
林国清我与陈丰文化 |
分类: 金屋留香 |
我与陈丰
林国清(副编审,福建省著名散文家、文史学家、乡土小说家)
是的,陈丰在两年的时间,能有如此丰厚的收获,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我认识陈丰是在一次副刊作者的座谈会上。那时他与周崎,宋秋发等几个文学青年一起编一张叫“争友”的文艺小报,要请我当顾问。我惮于自已的资历,不敢当担,但到很为他们的文学热情所感动,而且联想起自已少年时候追求文学的事,觉得对年轻人是不能不鼓励的。因此我硬着头皮说:“好的,我会给你们写稿的。”以后我写的文章就发在《争友》上。自此同陈丰等人就有了比较经常的来往。诸如福州市作协的活动,省、市几家报刊的组稿会、座谈会,似乎都见过他的影子。有一次他还非拉我到他家去,而且一谈就大半天。
与其说是家,倒不如说是“书房”,因为书的成份比家的成份更大;书的味道比家的味道更浓。他有整整在三大柜的书,不下二千册吧!而且其中大多数是诗集。由此不难想象,他是怎样如饥似渴地通过读书来充实和提高自己的!正如他在《阅览室断想》里写:“五千年的岁月 / 在这里沉思 / 闪光的哲理 / 在这里熠熠 / 劳动的智慧 / 在这里炼聚 / 美好的明天 / 从这里开掘……”他在自己的书房里,像一架掘土机,掘起地下的泥土,盖起自己的高楼大厦。
《月圆月缺》的诗稿我读了两遍。中国著名诗人雁翼为他题写书名,并为之写了一首诗:“月圆是月 / 月缺还是月 / 月圆月缺莫奈何 / 缺缺圆圆全是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