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谢 诗评65】黄明乐:“藏”与“露”——兼论陈丰的《情话》
(2014-06-16 19:34:36)
标签:
黄明乐评论我是圆的诗歌情话 |
分类: 金屋留香 |
“藏”与“露”
——兼论陈丰的《情话》
黄明乐(作协会员,原福州市晋安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
《情话》全诗共五行,其结尾“思念”二字是全诗的立言之本,是间架结构的枢钮,同时也是立意的“诗眼”,因此谓之为这首诗的“重心”了。一时间大家在一起绕此二字的“取舍”展开争论。有人认为把“思念”二字“藏”起来好,也有人认为保持原样,让它“露”在那里好。那么到底是“藏”好,还是“露”呢?还是让我们先读一读青年工人陈丰的《情话》这首诗:
痴情的眼睛 透亮
象射进森林的阳光
冲破丛叶的遮拦
诉说 每天
每天的思念
根据诗的内容和题材的特点,我以为,若藏了“思念”二字,其诗意还是完整、明晰的,同时较之“露”也来得含蓄。因为在这二字之前的诗行,已经暗示出所要“诉说”的诗情:“每天
善“藏”或者善“露”才是艺术的最高艺境。相传,宋代有一画院,在一次考试时,出了一道以《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让考生作画,然而被公认为画得最好的,则是一幅没有画寺的画。为什么呢?因为在画得最好的这幅画中,作者只画一个在云山缭绕的小溪边汲水的老和尚。一般的观众完全有能力并且有可能由画面上的“和尚”和作品“标题”的暗示,想到云山缭绕深处的古寺;若连和尚也不画,那就藏得晦涩了。因为云山,可以叫人想象的东西太多了,观众不一定会想到古寺的存在;若将古寺也一并画入画,这时就显得“露”了,这个“寺”也就白得就像一杯被喝淡的茶水一样,一目了然,没了看头。
以画人而著称于世的老画家丰子凯,他在作画时,就经常把画面上人物的眼睛给“藏”了起来!让品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丰富和补充千姿百态的迷人眼睛。这正是丰子凯先生的过人之处和他的作品的迷人之处。
作诗如同作画。现在我们不妨把《情话》看作《深山藏古寺》或是丰子凯先生的人物画,把诗中的“思念”看作画中的“古寺”或人物的“眼睛”,如若我们把诗中的这座“古寺”或人物的“眼睛”同样“藏”在五行诗中,不是可以给读者留下更为广泛的想象空间及其艺术的再创造的余地?《福开报》莲花峰下文艺副刊第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