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谢 诗评54】严君权:陈丰诗作印象
(2014-02-22 21:52:19)
标签:
严君权评论我是圆的诗歌月圆月缺 |
分类: 金屋留香 |
陈丰诗作印象
严君权(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
青年诗人陈丰的诗集《月圆月缺》中,有许多好诗令人难忘。
他的诗,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许多诗作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和感悟,而且颇具分量。他的诗,无论是描写客观事物,还是抒发主观情绪,总是伴随着一种较为理智的思维活动。他写《魅力》,不是着眼于对山的冗长描写,而是写一种简约而又丰富的特殊感受和广阔的联想:“山累了 / 躺下也是一方风景 / 在浩淼的大江之上 / 依然不失一种 / 人的高度”。同样,《棋道》也是对生活的人生一种深刻的体验,而引发出一个明晰的启示:“一盘棋 / 错了一招 / 便输了一生 // 以退为进 / 让一子 / 又活了一个自己”。不多的诗行,留给人们丰富和多义的思索。读这样的诗,不是一览无余,而是余味无穷。
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无论写什么样的诗,我以为,属于“自己的”才是最难得的。我们读陈丰的诗作就有这种明显的感觉。诗人写路,说它是“一根纤细的 / 羊须草 / 长在野兽出没的 / 荒滩险峰”(《路》),比喻新颖,出语独到。写立体交叉桥,则是“爸爸的 / 背 / 四通八达 / 畅行无阻 / 关系网在上边 / 奔驰”(《立体交叉桥》),语含双关,饶有讽剌意味。写渡船,说它无论来去都是家,“于城乡的叉口 / 针一样缝合 / 大家与小家的 / 距离”(《渡船》),诗人以象征手法写渡船,却又不仅仅是渡船,从中让读者由渡船而生发出更多的自由联想。此类诗作在诗集里比比皆是。也许有些诗作还比较浅淡粗疏,却也反映出诗人在诗的创作上努力追求创新。
以精炼见长的诗歌作品,较之其他艺术更为简洁凝缩和富于概括力。我们读陈丰的诗作,感到诗人在这一方面也是下了功夫的。例如,有一首题为《伫立在林则徐坐像前》的诗,诗人由林则徐的坐像而引发诗思,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街市纷纷倒退 / 日子纷纷倒退 / --1839年6月3日”,进而以简洁的语言描述虎门销烟:“四百万箱的愤怒 / 砸向贪婪 / 野心被击得 / 七零八落...... ”,接着笔锋一转,“后来 / 狼烟冒起 / 炮台失陷 / 主权阵亡”,“......剜下一块块疆土...... / 竟然填不满狼与狗的血盆大口”,深刻地揭露了海外殖民者的贪婪和野心。民族英雄林则徐反帝斗争的历史事迹和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被浓缩在不多的诗句里,启迪着读者的想象力;那些可歌可泣的壮举、惊心动魄的斗争、封建王朝的腐败、帝国主义的凶残......,这些诗人都没有大段直说,只用了概括性很强的语言来描述,让读者根据自身的审美经验、记忆、联想来进行诗的再创造。
综观《月圆月缺》,我们感到有些诗作在构思上还缺乏摇曳多姿的变化,显得呆滞,主题的表达偶尔也较直露,欠委婉跌宕之势,还有少数诗作孕育不够,带有一定的晦涩现象。当然诗人还年轻,相信假以时日,持之以恒,奋发努力,陈丰在今后的诗歌创作上会有更多更好的收获。1995年8月1日《文化生活报》
严君权,1944年生于福州。福建省作协会员,福州电镀厂下岗职工。下岗不久,因病因贫,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含憾离开人世。生前出过书,得过奖,用过老乡、君子冬等笔名,在《福建文学》等省内外数百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及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