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热烈祝贺《雅韵诗选》顺利出版。附书序

(2013-06-27 16:15:39)
标签:

《雅韵诗选》

出版

张锦江序

收录我是圆的诗

文化

分类: 发表
    大家盼望已久的《雅韵诗选》日前出版。诗选收入桑恒昌、任先青、王久辛、傅天虹、祁人、洪烛等26位著名和不著名诗人的作品,推荐一读。《雅韵诗选》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大学文学创作教研室主任、锦江学院院长、香港德仁国际出版社社长兼总编张锦江同志作序,国家蓝天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经销。《雅韵诗选》每本定价35元,需要的同志可与该书的总编辑徐海明同志联系。联系电话:13969015843,也可直接上网掏取: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686.1000925.1000774.6.SgsLas&id=25975140362
热烈祝贺《雅韵诗选》顺利出版。附书序

热烈祝贺《雅韵诗选》顺利出版。附书序

热烈祝贺《雅韵诗选》顺利出版。附书序

热烈祝贺《雅韵诗选》顺利出版。附书序
附:
张锦江:合唱诗的春天——序《雅韵诗选》(徐海明主编)

 

     在严寒冬日到来的时候,我在捧读这本《雅韵诗选》的打印稿。这是一本十分厚实的诗稿,诗作不仅来自多个作者,有名家傅天虹、祁人、桑恒昌、红烛、王久辛的佳作,还有一批自发来稿的新诗篇。我更多的感动,是因为诗的深情、诗的丰膄、诗的梦幻,说实话,我是一口气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欣赏了这些漫溢着新的气息、充盈着春的生命的诗作。

     我特别想说的是选编出版这本诗选的主编,这是一位青年诗人,他叫徐海明。我是在虚幻莫测的网络世界中结识了这位青年诗人,就是这个海明,让我觉得与其同龄人的不同之处。这年头,喧嚣、贪婪无处不在,真正意义的文学已处于边缘化状态,虽然各种大小文学奖项牛毛多多的制造热闹,只不过留下的漂亮的虚名,剩下是自娱自乐的文字游戏,社会文化被庸俗、无聊、血腥、愚昧充塞着,洋人的好恶主宰着评判路标,静心写诗作文是难以温饱的。这时,海明寄来一份他创办并出任主编的诗歌报《初雪》,让我眼睛一亮,有新诗作、有诗评与诗论,写诗的老手新手都有,篇幅长短不论,内容丰富多样,我尤其觉得诗评与诗论格外有分量,这是一些所谓的大报上见不到的鲜活的文字,这份报纸大概是赚不到钱的,他出于一种什么目的做这赔本的买卖呢?我想,他是一个年轻的诗人,该是为诗而做的。他邀我担任这份诗报的顾问,我欣然应诺了,不久,又见到了他主编的诗歌双月刊《初雪》,除了诗与诗评之外,还增添了“小说世界”“散文精粹”等栏目,内容越加扎实了。我从心底为这位青年诗人的作为而高兴。

     还是说说《雅韵诗选》吧。我不能在这篇短序文中全面评论这部诗书,我只能简略评述一下几首印象较深的诗。

     诗选的头篇是桑恒昌的《我把母亲的命熬糊了》,诗的大意是:我为病重的母亲熬药,因为困犯而睡着将药熬糊,母亲说,药熬糊了,人就要死了,结果被言中,我追悔莫及痛责自巳的罪孽。这诗有一点情节,读了全诗让人心碎难平。我在诗中听到了诗人对母亲深情的呼唤,看到了诗人泪流满面的愧疚之情,诗人首节写道:白天为母亲煮粥/入夜为母亲熬药/手上烫起的泡/破/不破/都是母亲的泪水。当药因睡而煮糊时,第三节又写道:母亲大大的眼里/膨胀着恐惧/娘无力地说:药熬糊了/人就要死了/我的心和那个短把的药锅/痛痛地碎了一地。这里都因突然而降的意外使人与物都笼罩在痛苦之中。最后一节使痛苦上升到绝望的悔恨:我最大的罪孽/是亲手/熬糊了母亲的命/至今痛悔不已/没把自已/当药引/投进母亲的药锅里。诗人恨自己没有能用自己的命来换取母亲的生还。这样的诗催人下泪呀!

     另有一首是洪烛的诗《母亲变成心头的一座坟》,同样是写对母亲的思念,通过写一个身在异乡的游子自述而起,诗的语言是那般朴实无华,从诗人的心头自然流淌而来的对母亲的情深意切:一个人只有一个母亲,母亲是不可代替的/母亲生我的地方是不可代替的。如果非要给故乡/找一个替身,那么只有母亲/只有母亲可以代替故乡。但是,在诗人的心目中,母亲的在与不在是那么的重要:当母亲变成心头的一座坟/我就开始老了/故乡,也因为多了一座坟/变得沉甸甸的。继而,诗人倾吐了内心深处情感的爆发点:母亲在的时候/故乡是甜的/我在异乡吃再多的苦,想起故乡/仍然感到甜,那种甜无法代替。母亲不在了,故乡变成心中的一枚苦果/真苦啊,比什么苦都苦,无法代替。读到这里,我这个身在异乡的老游子也是泪水盈盈了。是呀,母亲的分量重如山啊!

     还有海明的《从哪里,带回一根头发》,这首诗从一开始就把人带进一个不可知的世界,这一根头发是谁的?或是男人,或是女人,或是偶遇的一个什么人,这人的头发带来了记忆与怀念,这记忆与怀念是那般的丰满与厚实:从哪里,带回一根头发/一路走来/我的行囊空了/却因这根头发,满了。应该说这根头发是一次特殊的经历,因为:一路走来,遇见了太多/也陌生了许多。究竟这一根头发意味着什么,作者也在思考着:它是属于十八岁的青春/三十岁的成熟/还是五十岁的涵养?最后作者也未说明这一根头发的谜底,作者写道:头发啊!不要嫌我贪婪/我只是太爱这一路的经遇/--太爱。其实,这一根头发不过是人生旋途的幻化之物,也就是说,人活着要好好珍惜自已所走过的路。这首诗给人以许多想象的余地与空间。海明的另一首《把自己装进一只木桶》,也是一首寓意深沉的诗,你看:总想把自巳装进一只木桶/却不肯承认我是个懦夫/请为我留下一只木桶的空间/让我去思考。这是对现实挤压下的无奈感叹,问题是在狭窄的木桶空间内,连现实生活的痛楚记忆都是无孔不入的腐蚀剂:那些记忆,或者记忆中的痛/藏着/生活早己把木桶镀了锈/在我的木桶里,我己经开始发酵。最后连这木桶的空间也不存在了:始终--/我是说始终,我躲在木桶里/这只木桶有我需要的足夠的踏实/一直以为我还在/日子久了/却不知我把木桶埋在了哪儿。这是十分可悲的现实生活,让人心头沉重地压着。

     我还看到几组精彩的短诗。如《思乡》:日品故乡橘,夜游屋前溪。唯忧黄昏后,二老叹空席。将年老的父母晚境的苦衷跃然纸上。如《坡南街9号》,形象突兀地描绘了一个读经的瘦小老太婆:她读着读着将头仰起,摇着,向童年方向拗过去,拗过去。如《一只误入城市的羊》,给人是那么鲜明层次的画面:一只羊站在新河街路口的天桥上/我看见它的背后/站着一位30多岁的汉子/汉子的背后站着一位20多岁的姑娘/姑娘的背后站在一位孩子/孩子的背后是整个呼伦贝尔大草原/以及蓝天下/月色笼罩的蒙古包。这是一幅赞美生命的美丽图画。另外,我还读到诗境跳跃闪逝的《乡村呓语》;童趣妙生的《信任》;对现代生活环境污染叹中渴望的《风景》以及政治象征诗《独眼的锦鲤与地图鱼》等等都留下不俗的印象。

     窗外晒进了太阳,暖暖洋洋,春天就在这太阳里,我在静静地捧读诗选,享受着这合唱的春天!

     张锦江 2012年12月11日下午完稿于德阳花苑墨海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dd80690102e24u.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