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诗20】孤立无援哭作诗读安琪《海上紫陌——给福建福州,或漳州,或厦门》
文/我是圆的
诗人解非在解读安琪的《阿拉伯数字及其他》时,归纳说,安琪的诗,“历来善于表现一种艺术的直觉,她很喜欢把这样的直觉微妙的过渡到知觉,而理性的精神又恰好包蕴在诗歌的表现内容与表达形式之中,真实而具体,具体而细致,细致而明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领悟。我觉得这话也是对安琪《海上紫陌——给福建福州,或漳州,或厦门》这首诗的总体解读。
我知道你就在无处不在的空气中,现在你是
空气,代表全部方向。
你是“想”,沉沉地压在马背上,一匹驮满“想”
的马,沉沉地,落下泪来。
不想要的一天,天天过着,想要的一日
日日无望。如果生命是个大惊喜你说,我们都该
轻松一点。为什么要拘泥于此生此世?为什么
不回家?听听,“死亡”的声音。为什么雨
一直在落,像南方!“你在黄昏中吐出想念的露珠?”
——不,我的露珠,时时刻刻。
“你要把黑夜中获取的那枚火焰深藏,
因为那是最后一枚。”
“火焰还在你手,你总是把它藏着,使我焦虑”
——但这是一个被冬天封锁的夏天
我们无能为力,在文字的缝隙中心惊
手凉。在黑暗中走出埃及就像走出你我。
——安琪《海上紫陌——给福建福州,或漳州,或厦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0f2od.html)
诗的第一节:“我知道你就在无处不在的空气中,现在你是
/ 空气,代表全部方向”,为读者读诗,指明方向。第二节:“你是‘想’,沉沉地压在马背上,一匹驮满‘想’ /
的马,沉沉地,落下泪来”,深化对“空气”的“想”。是“虚”写。第三节以后,转入写实。延用前面两节,“步步为营”,诱“读”深入的写作手法,“节节”加码,不断深化对“空气”的这个“想”。这个“想”,是欲,是望,是“不想要的一天,天天过着,想要的一日
/ 日日无望。如果生命是个大惊喜你说,我们都该 // 轻松一点。为什么要拘泥于此生此世?为什么 /
不回家?听听,‘死亡’的声音。为什么雨”呢?读到这里,如果不是有副标题限制,我会把诗与日常的恋爱相连,跟随诗人,或者陪同诗人,一同走出“埃及”,走出“情”“爱”的阴霾。但不行。根据作品及标题所提供的信息,诗歌写的是诗人们都经历过的那种,既真实又具体,既模糊又清晰的情感历程。
诗是美丽的,是文学中的文学。为了栽种这种美丽,诗人们无不趋之若鹜,废寝忘食,克服天山人阻,孤立无援,痛苦彷徨,哭作诗,最后在社会贤达和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下,涅磐成诗成人。安琪这首:《海上紫陌——给福建福州,或漳州,或厦门》,写的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安琪,本名黄江嫔,福建漳州人。当过教师、文化馆员、编辑等职。现居北京。
2012-04-12 09:28:48初稿于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