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谢 诗评10】蓝灯初照:穿越缝隙的沉思——读《寂寞的呼吸》

标签:
蓝灯初照评论我是圆的诗歌寂寞的呼吸 |
分类: 金屋留香 |
文/蓝灯照初
想你不说想
只说这下我很忙
忙是一种
最好的托词
顺着三环出城
向北是通往山里的路
我一直很向往那里
有助于身心健康的负离子
眼前的车子
又开到了那个断崖
下面是乱糟糟的石头
还有让人眼花缭乱的爱情
《寂寞的呼吸》是我是圆的,几天前发表在他的博客“圆的金屋,金屋藏娇”里的一首新“娇”。我,颇为喜欢。
我是圆的,本名陈丰。用过福建尘峰、陈工人、陈山树等笔(网)名,早在10前,就已在300多家报刊发表诗文。他是福建省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中国乡土作家协会理事和晋安作家协会副主席、《初雪》文学期刊副主编。参加过《中国当代爱情诗鉴赏》、《福州诗咏》、《福州景观》、《闽都珠宝----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福州市仓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等书编撰工作,同时出版诗著《日子那边》、《月圆月缺》等书!是一个较有个性和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多产作家。
《寂寞的呼吸 》正是这种有个性,有思想,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品之一,是一个穿越缝隙的沉思!我是圆的的这首诗,首先给我的是一种无奈又无助氛围,但诗中的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都通俗易懂。只要你愿意用心细品,你便会觉得这诗,意味悠长、耐人寻味。越读,越会清晰内里的一种背景,甚至是一座小小的社会与生活的舞台。 我以为,
剥茧抽丝,沿作者的思维而视,这是一首揭示环境污染、带有心灵渴盼而又处于无奈的小诗。作者运用朦胧的手法写就,给人含蓄而不直白。短短的一首小诗,却点出了三个发人深思、却又形之优美的意境和内涵:
第一个意境的中心是想你。一个想字给读者织就了一种假象、一个悬念。“想你我不说想/只说这下我很忙”当我们不结合诗题与下文时,很容易误认为这里的“你”是一个人。再看“忙”字,更让我们不得不想到,诗人是在想一个人,而且想得很无奈,只能以忙为由,因为“忙是一种/最好的托词”。可这个意象呈现方式与人们日常思维呈现方式相悖,这主要集中在想你的意象上。这里的“你”不是想得某个人,是写对某种事物的向往,这种向往被不是理由的“忙”打断了。 第二个意境的中心是向往。在经济大潮中,由于发展超快,治理滞后,许多少于环保配套的产业,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使寂寞的呼吸怎能不向往一种负离子呢。诗人由此才巧妙地吐出“顺着三环出城/向北是通往山里的路/我一直向往那里/有助于身心健康的负离子”。自然界的负离子在身体内起着良好的还原作用,有很大的抗氧化效果与还原力,这是诗人吹响反对污染的一声号角,向往清新的空气、负离子浓度高的环境,相信这也是所有品味到这首诗的读者们的向往。
第三个意境的中心是乱糟糟。我们都向往呼吸到浓度高的负离子,当这种想法难于实现时,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眼前的车子/又开到了那个断崖”。一个“又”字,看来诗人不是一次来到这个断崖。而且这个“断崖”是自然形成还是因为某些原因所致?“下面是乱糟糟的石头/还有让人眼花缭乱的爱情”。这些石头是自然形成的吗?一个“乱糟糟”、一个“爱情”道出了断崖是经过开采形成的,道出了呼吸的寂寞。呼吸本来是不该寂寞的,可是因为这些从山上开采下来的乱糟糟的石头夺去了呼吸的负离子。诗人把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比喻成眼花缭乱的爱情。正是这种气体“第三者”的插足,使得呼吸更加寂寞。“眼花缭乱的爱情”正好与开头“想你我不说想/只说这下我很忙”前后呼应!
我以为,我是圆的《寂寞的呼吸》这首诗,用通俗易懂的词句营造了新、奇、特的意境,不得不让我们称赞诗人独具的思维,用带有思辩的象征写出了引人深思的佳作。诚然,这是一首哲思的诗章,也是对环保现状的一种焦虑,一个穿越缝隙的沉思!
时代呼唤着作者的责任,社会是诗作采掘不尽的田园,生活给了诗人多彩的灵感。我期望读到“我是圆的”更多,这样有个性和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新作,以馈读者。
附:
诗人 我是圆的
照片和他的另一首,同样也是有个性和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诗:《此墙已非彼墙》,希望大家和我一样喜欢: ![]()
本文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fe75410100w7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