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平潭二日
图文/我是圆的
临时接到通知,去平潭县参加工作业务研讨会。这是我1996年调到这个单位工作来,第一次被自己的单位派出,参加这样的活动。
平潭县,因其主岛海坛岛形似坛、兀峙海中得名。她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福州市东南部海域,与福州相距128公里。平潭县东临台湾海峡,距台湾新竹港仅68海里,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县份,西临海坛海峡与福清市隔海相望,南近南日岛与莆田市秀屿区隔海相望,北望白犬列岛与长乐市隔海相望。全县由126个岛屿,702座岩礁组成。全县陆地总面积371.91平方公里,主岛海坛岛面积267.13平方公里,为全国第五大岛。由白垩系石帽山群流纹岩、熔结凝灰岩、凝灰砂砾岩、粉砂岩、燕山期花岗闪长岩等构成,并有第四系海积平原和风积砂堆积。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形成三十六脚湖。岛上海蚀地貌十分典型,有罕见的花岗岩海蚀柱、风动石和球状风化花岗岩等,被誉为“海蚀地貌博物馆”。主要名胜古迹有三十六脚湖、石牌洋礁、仙人井、一片瓦和壳丘头文化遗址,是我国东南沿海独具特色的兼具避暑度假、游览观赏、运动探险、娱乐休闲等多层次功能的海岛旅游胜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7月27日上午8:20,我由福州长途汽车南站乘车,独自出发。10:38经过新建的跨海大桥,到达平潭县,并由会务组安排,顺利住进隆泉酒店。二天的议程:当天11:00闽航酒店11楼会议室,观看北京超星和福建二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信息运用平台音像介绍;12:00胜丰酒楼午餐;13:30闽航酒店11楼会议室,业务工作研讨。16:30龙凤头沙滩海水浴;18:30海坛娱乐城晚餐;22:00参加海峡两岸沙滩文化节。看两岸民间艺人街舞表演等文艺演出,同时浏览设在会场内的台湾美食街。24:睡觉。次日7:00隆泉酒店二楼餐厅早餐;7:30出发前往平潭最著名的自然景观――石牌洋。又称为“半洋石帆”和“双帆石”。10:50游东海仙境;
11:50平潭县流水镇午餐。14:00离开平潭。16:25到达福州汽车南站。活动结束。
一、路上见闻:
1、坐车上看福州汽车南站停车场

2、10:38经过新建的跨海大桥,到达平潭汽车站

3、平潭村道及民居

二、半洋石帆:
在平潭岛西北看澳村西侧500多米的海面,远远望去有一个圆盘状的大礁石,托着一高一低的两块碑形海蚀柱。整个礁石象一艘大船两块巨石象两面鼓起的双帆,似乎正在乘风破浪前进。这是平潭最著名的自然景观――石牌洋。又称为“半洋石帆”和“双帆石”。
从看澳村岸边坐渡船,十几分钟就到达礁石上,礁石底部是一组平坦完整的岩石。两个石柱均由粗粒灰白色的花岗岩组成。东侧的一个高达33米,胸宽9米,厚8米,周长57米;西侧的一个高17米,胸宽15米,厚8米周长39.9米。两个石柱的底部都是近似四方形体,直立在礁石上。据地质学家考证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岗岩球状风化海蚀柱。
由于它的奇特壮观,对游人有着强烈的震撼力和吸引力。建设部与中科院的专家称之为:“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资源。”明代旅行家陈第曾誉之为“天下奇观”,清朝女诗人林淑贞诗赞:“共说前朝帝子舟,双帆偶趁此句留;料因浊世风波险,一泊于今缆不收”。
与半洋石帆相对应,在看澳村海边,由于海水侵蚀和自然风化,岩壁花岗岩风化,形成一座光头凸肚的弥勒佛像。石像曲膝盘坐,身高12米,肩宽12米,头、身、手、足毕现,形象生动,状如半浮雕。围绕佛身有一条棕黄色的火成岩脉,就象献给佛像的一条金色“哈达”,也是自然巧合,佳趣天成。另外,这里还有许多天然海蚀景观,例如双龟接吻,青蛙等。
4、半洋石帆游客服务中心

5、帅哥在海边

6、海和平潭美女

7、客轮与码头

8、著名的“双帆石”

9、天然弥勒佛

10、凯撒将军头像

11、石化海狮

12、怪兽

13、帅哥与地心石

三、东海仙境(仙人境):
位于王爷山南麓,“仙人境”里有仙人谷、仙人井、仙人泉、仙人峡等,其中“仙人井”是东海仙境最具传奇色彩的景点,巨大的天然海蚀竖井,井深超过47米,井口直径超过50米,四周悬崖陡壁,井底有3个小洞与东海相连,小艇可以出没其中。每当潮起时,井中的狂涛雷鸣海啸,惊天动地,非常的壮观。“仙人井”旁有似山中间裂开之大峡谷,唤作仙人谷。谷底堆满青色鹅卵石,峡谷通向大海,海水或轻柔或猛烈拍打着岸边,白花花的浪花涛声轰鸣。谷外为浩淼之大海,侧有小洞与仙人井相通。潮水未涨之时,游人可沿岩壁进入井中。井底遍布浑圆的鹅卵石。
14、海和小船

15、渔村和渔港

16、 仙人井

17、游客俯视仙人井

18、仙人谷

19、海礁1

20、海礁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