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第一本书是怎样写出来的【修改】

(2010-08-07 09:25:21)
标签:

我是圆的

散文

我的第一本书是怎样写

出来的

分类: 散文随笔
我的第一本书是怎样写出来的【修改】

【原创】 我的第一本书是怎样写出来的
文/我是圆的

来源:本文转载自[中国作家]电子旬刊《[作家自述] 我的第一本书是怎样写出来的 作者:我是圆的》

   面对约问:“我的第一本书是怎样写出来的?”这个简单而又不易出口的问题,我给难住了。从1989年处女作《倘若……》在《职工教育研究》双月刊上发表,到1992年9月诗集《日子那边》的出版,其间熬过了四个漫长的写作春秋。创作中的酸甜苦辣,我相信没有经历过的人,一定体味不到。

  我出生在一个工薪世家。父亲在外地工作。由于工作,母亲不得不把我和相继出世的弟弟妹妹托给乡下的大姨妈刘兰英带养。我六岁返城后,经历:学生――“知青”――食杂店的售货员――核算员――采购员——集体所有制工厂的电工——几家省级公开发行的报纸记者、编辑——文化干部——图书馆副馆长。记得开始写诗的时候,我把自己掰成好几份:一给付我薪金的工厂,一给我的小家和一个落地不久的女儿,一给我正在修习的中文学业,一给我自己悉心于诗。因此,在我的年轻的生命中多了两次休克的体验。那是一个无月的晚上,我把读完的几本书放回书架时,只觉心胸一阵难受,顿时头昏眼花,便失去了知觉。当爱人发现地上一滩血时,紧张地送我求医。眉头上的伤口缝了八针。回到家后才看清撞破眉头的竟是我每天坐着读书的那张钢折椅。另一次,摔在路上。昏醒后借着街灯的微光,我几次举手抹去额上不时涌出的鲜血,还不得不拖着伤口赶去工厂接班。白天忙家务,看女,还不时偷闲温习被耽误十年的功课。夜间先到学校上课,之后在工厂边上班边利用工作的休息时间,读读写写,常常涂画着还很不成熟的作品。最后我终于扛不住,在随后的两年间,又两次昏倒,之后又两次住院治疗,并动了手术。

  “尽人事以听天命([清]李汝珍)”。一个忙于“玩”命的人,忽然间被某种客观存在的因素而制约,而被迫休止每天都在重复的“游戏”,会产生一种不可名状的失落情绪。因为无所事事,整日变得虚空失落,魂不守舍,不知道如何过日子似的。这是我在病榻上的体会。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病中又读到明朝著名画家文嘉的《明日歌》,顿时开悟,于是重拾信心,继续“玩”命就这样,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往返在家――工厂――学校和诗歌之间,并在许多已经认识,或者还不认识的老师、编辑们的鼓励、支持和指点下,我真的写出了一点点东西来了。

  生命在于创造。命运则偏爱那些守得住失败和磨难考验的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愿所有和我一样在企业里喜欢“玩命”的朋友,都能获得意外的成功。希望有缘的朋友,都能喜欢我的第一本“书”――《日子那边》以及已经出版的诗集《月圆月缺》《我把风留在了风中》《抚摸自己》《我是你的颜色》《时间之外》和正在出版或计划出版的新书:《在你的江南》《落单的幸福》、文化随笔《书缘》和《100人读100首——陈丰诗歌鉴赏》、《诗歌陈丰》、《陈丰评诗》等书。  

我的第一本书是怎样写出来的【修改】

 

我的第一本书是怎样写出来的【修改】

我的第一本书是怎样写出来的【修改】


我的第一本书是怎样写出来的【修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