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是怎样写出来的【修改】

标签:
我是圆的散文我的第一本书是怎样写出来的 |
分类: 散文随笔 |

【原创】
我的第一本书是怎样写出来的
文/我是圆的
来源:本文转载自[中国作家]电子旬刊《[作家自述] 我的第一本书是怎样写出来的 作者:我是圆的》
我出生在一个工薪世家。父亲在外地工作。由于工作,母亲不得不把我和相继出世的弟弟妹妹托给乡下的大姨妈刘兰英带养。我六岁返城后,经历:学生――“知青”――食杂店的售货员――核算员――采购员——集体所有制工厂的电工——几家省级公开发行的报纸记者、编辑——文化干部——图书馆副馆长。记得我开始写诗的时候,我把自己掰成好几份:一给付我薪金的工厂,一给我的小家和一个落地不久的女儿,一给我正在修习的中文学业,一给我自己悉心于诗。因此,在我的年轻的生命中多了两次休克的体验。那是一个无月的晚上,我把读完的几本书放回书架时,只觉心胸一阵难受,顿时头昏眼花,便失去了知觉。当爱人发现地上一滩血时,紧张地送我求医。眉头上的伤口缝了八针。回到家后才看清撞破我眉头的竟是我每天坐着读书的那张钢折椅。另一次,摔在路上。昏醒后借着街灯的微光,我几次举起手抹去额上不时涌出的鲜血,还不得不拖着伤口赶去工厂接班。白天忙家务,看女儿,还不时偷闲温习被耽误十年的功课。夜间先到学校上课,之后在工厂边上班边利用工作中的休息时间,读读写写,常常涂画着还很不成熟的作品。最后我终于扛不住,在随后的两年间,又两次昏倒,之后又两次住院治疗,并动了手术。
“尽人事以听天命([清]李汝珍)”。一个忙于“玩”命的人,忽然间被某种客观存在的因素而制约,而被迫休止每天都在重复的“游戏”,会产生一种不可名状的失落情绪。因为无所事事,整日变得虚空失落,魂不守舍,不知道如何过日子似的。这是我在病榻上的体会。
生命在于创造。命运则偏爱那些守得住失败和磨难考验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