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的舞者》

标签:
刑台塞尔玛黑暗中的舞者《音乐之声》杂谈 |
分类: ■影评。 |
【题记】“我都看过了,我看过树林,看过柳枝在春风中摇曳,看过一个男人被他最好的朋友杀死,人生还没过完就提前结束,看过我的过去也知道我的未来,我都看过了,没有什么可看了……”
当我看完影片《黑暗中的舞者》,我的心情不是用苦涩可以形容的,就像是一把喙嘴的铁钳一样紧紧地咬噬着我的灵魂,吞没在泥沼的郁闷与黑暗中,不得呼吸,却可以在劲舞中凄然地洒着泪水,来自天际的空灵而又激情的嗓音竟可以将生活的无奈与悲苦,甚至是希望与美好娓娓道来。
故事发生在60年代的美国小镇,塞尔玛是一个捷克移民、在一家乡村工厂工作,同时是单身母亲。她的精神支柱是对音乐的热爱,特别想参演当地正在排练的《音乐之声》。但她有一个令人心痛的秘密:她的视力正慢慢衰退,而且她发现儿子因遗传的原因而有同样的疾病。如果她不能挣到足够的钱支付给儿子动手术的费用,那么儿子也难逃瞎眼的命运。但是,一个绝望的警察邻居偷窃了她积攒的为儿子治病的积蓄,情急之下,她杀了警察,她的命运走向了复杂而悲惨的结局。
人生有无数种可能,支持这种可能的只能是希望,未竟的希望。
最后的107步,从牢房通往绞刑室的107步,是那个善良的狱警打着拍子,帮助塞尔玛走完的。从艰难的生到残酷的死,对于已经失明的塞尔玛只有节拍才可以支持这一切。可是死亡是如此的恐怖,哪怕一直沉默的塞尔玛,她怕戴上头套,她说她感到窒息,她因为恐惧而颤栗,而咆哮。岂止是死亡,是艰难的生而不能,是希望不知何时得以实现。导演在塞尔玛行刑前留下的那段时间,让我有些憎恨,等待死亡是多么残酷而令人出离愤怒的事。
可是塞尔玛,坚强的塞尔玛,她用歌声回应了这一切。当她的好友冲上绞刑台,告诉她儿子的手术成功了,他以后可以“看到他的子孙了”,告诉她是儿子让把她的眼镜带给她,当好友把眼镜塞进她手里的那一刻,塞尔玛一下子平静下来。歌声,此刻看不见、动不了的塞尔玛,只有歌声才能给她勇气。塞尔玛曾说过不喜欢音乐剧的倒数第二首曲子,总是直接跳过。可是她最后唱的恰好是那一段,她微笑着说:“我唱的是倒数第二段”。是音乐,让她终于可以勇敢地面对死亡,是音乐让她平静地穿越死亡。绞刑室的挡板当地一声打开,塞尔玛的歌声嘎然而止。镜头从下至上,直至推进无边的黑暗……
那黑暗是最好的留白,是最痛苦的窒息,刀锋一般插进我的心里。当我看到塞尔玛接过眼镜的那一刹那,泪水再也忍不住地流出来。这样的泪水足以唤起我内心深处对人生的执着追求,对希望对梦想的美好坚持,这样的泪水是值得的。
一个倔强的舞者,在现实的黑暗里含笑起舞,却被宿命无情的吞没,只留下空灵的歌声,为这个生命唱一曲凄哀的挽歌。当片尾曲缓缓响起,泪眼朦胧中,心中泛出一股深沉的无力感,仿佛是溺水者的无望挣扎,最终却又只能任它淹没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