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性贤-太极松身五法

(2011-11-25 16:33:27)
标签:

杂谈

    黄性贤(1910~1992年),幼年时即喜欢武术,先后拜谢宗祥拳师学习“白鹤拳”和崇福寺和尚陈世鼎学习“罗汉拳”,不久又到上海学拳艺日臻精湛。1957年率众徒到马来西亚创办“左晋太极健身学院”,并创立“黄氏太极学会”。福州作家王植伦生前为其所著《魂系太极》,记述了他为太极拳所作的巨大努力和成就。

 

点击---视频解说词 

 

黄性贤大师对太极拳起势之说

    目下不少人演练太极起势,多流于形式而失其内在之真意。观新本太极拳书所载预备式均为:“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脚尖向前,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向前平看。”
    老本太极拳书所列之起势:“立定时,头宜正直,意含顶劲,眼向前平视,含胸拔背,不可前俯后仰,沉肩垂肘,两手指尖向前,掌心向下,松腰松胯,两足直踏,平行分开,距离与肩相齐,尤要精神内固,气沉丹田,一任自然。”
    上述新本者皆外形架式、要求,无半点涉及内功。老本者仅一句“尤要精神内固,气沉丹田”,至于如何修炼内功,未见解说。太极拳正统道统,应是“虚无”、“无极”、“太极”。此三者乃太极拳之根基,何舍此根基只求架子之演练矣!
    何谓虚无?虚者飘飘渺渺,无形无象即空也。练拳之前以意念先将身心空透,不能有一丝一毫之念。
    无极者虽亦空也,然在浑浑沌沌之象中孕有一点生机,此乃先天真一之祖气,系造化之源、性命之根、生死之本,阴阳由此而化,龙虎气自此而发,道谓金丹,此乃太极拳之无极桩,原名起势,通称预备式,系太极拳练法、用法至为重要的关键所在,绝不可忽略。
    此秘诀乃大师传授,在身心空透的基础上精神专注,守无极内的一点生机,侯此机一动,即阴阳分,太极成。之所谓“无极而太极”也,方可续练下式。
    预备式后须无妄勿助,勿生杂念,心平气顺,松开松透,一切空灵。如处此虚无之状态下,那一点生机未现之前,却去行气行功行架,与拳理不符耳。故不可随意一站便行架式,而失却内功方面的修炼,如忽略此点,便失去太极拳之真谛,误人误己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活出气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