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现代孩子为什么越来越难教

(2011-08-13 10:43:05)
标签:

转载

分类: 班级管理

                   教育的困惑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过精妙的譬喻,中国教育的计划必须“建筑在极困难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用穷办法普及穷人所需要的“粗茶淡饭的教育”,反对“洋化教育”,反对用浪费的方法去普及“少爷教育”、“小姐教育”、“书呆子教育”。
    
黑龙江的一份调查揭示,子女教育累坏了七成家长,祸根就在“钱规则”。高等教育学费高不必多言,就是九年义务教育在实行全免学费之后,很多地区也是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央视报道的八大“钱规则”分别是,一为“免试就近入学”异化为“争相择校”;二是择校费“被自愿”;三是奥数改头换面;四是升学率还在争第一;五是“重点班”改名“创新班”;六是补习班挂名“家长委员会”;七是“你的学生我来教”;八是全日制培训班集体易地补课。
    
温总理提出要办“穷人教育学”。20世纪上半叶晏阳初、陶行知的“平民教育运动”,今天也有必要再次拿出来温故而知新。教育必须是面向大多数人,面向弱势人群的平民教育,一种“粗茶淡饭”的教育,因而也是“家常便饭”的教育。

      许多当父母的只要谈起教育孩子的事情,几乎多数都会发出感慨:为什么父母教育现在的孩子这么难?爷爷奶奶那一辈一般都有好几个孩子,教育好几个孩子也没有现在教育一个孩子难。的确,那个年代父母教育孩子真的没有现在感受的这么难。即便是有难处,和现在的难也不一样。什么原因呢?    

    一是社会原因,当时是计划经济年代,只要是毕业生,不论是中专生还是大学生,国家包分配,即便是分配不理想或者是辍学、肄业,还可以接父母的班,基本不存在就业难问题。家长对孩子没有就业的后顾之忧,也就少操了许多心。

     二是教育体制和学校的原因,那时的教育门槛没有现在这么高,学校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的考核指标,教学门类和教材内容没有现在这么繁杂、深奥。现在学生的课业过多、学习压力过大。做父母的为孩子的学习能不操心、能不做难吗?爷爷奶奶那一辈,认为学校是负责孩子学习的地方,只要孩子去上学了,家长就放心了。

    三是家长的原因。可以说老一辈父母是衣食父母,他们当时的主要责任是解决孩子们的温饱问题。现在的父母可以说既是衣食父母,又是教学父母、还是心灵父母。不仅要负担孩子的衣食住行、健康成长,还要承担老师的教学职能,包括辅导课业和批改作业,更主要的还要解决孩子思想负担和心理障碍,培养孩子有美好的心灵向往和健康的心理承受。这么多重任集于家长,家长不操心费神才怪呢!

    四是孩子的原因。现在的孩子和父母当年小时候相比,许多方面不可比。现在的孩子基因好,天资聪颖,智商高。无论是身体发育、学习能力、接受能力都很强。许多家长自愧不如。但是,现在的孩子普遍有一种缺欠,就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对孩子经常会感到有一种说不得、惹不起的畏惧感。

    家长可以从以上原因中感悟到,对现在的孩子感到教育难,是由多种因素和错综复杂的背景造成的。作为家长面对现实,不宜怨天尤人,解决社会问题不如解决自身问题来的更实际,应该从自身做起,因人而异采取妥当的教育方法,尽力消除教育孩子难的感受。怎样消除呢?注意三个方面,即:放手、倾听和身教。

    放手。多数家长感到孩子难教育,其实是家长对孩子方方面面不放手。越不放手,家长担忧越多。敢于放手,孩子成长就快。就像扶着孩子学走路一样,扶着扶着就有意识地放手,孩子在唧唧歪歪中学会了走路。再譬如,教孩子学骑自行车时,如果家长担心孩子摔着,一直在后面扶着不松手、跟着跑,孩子就永远不敢单独骑,也就永远学不会。只有放手,让孩子在胆战心惊的喊叫中摔上几跤,很快就学会了骑车。

    现在一些家长出于对孩子的过多担忧,往往包办代替孩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扼杀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得到的许多锻炼机会。正因为家长不放手,才使家长感到教育孩子难。

    倾听。认真倾听孩子讲话,是分析掌握孩子心事,了解孩子的重要方法。也是排解孩子心理压力的非常有效方法。但是,许多家长意识不到倾听的重要性,对倾听孩子讲话没有耐性。有些事情孩子刚想说,家长就一口堵了回去。久而久之,孩子有话也不愿给家长说,令家长苦恼烦躁,束手无策,使家长感到教育孩子难。

    身教。许多家长对孩子口头说教的多,唠唠叨叨得多,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得不够,或者是意识不到。和睦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父母之间互敬互爱、互谅互让、平等相处,这对孩子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言传不如身教是有道理的。就像犯有“路怒症”的家长开车带孩子上路,一定要克制情绪,否则嘴里嘟嘟囔囔,骂骂咧咧,家长虽不言语,孩子却受其影响。

    家长对孩子的说教是必要的,但是,要注意方式和场合,适可而止。孩子与家长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家长不宜对孩子实行压服教育,动不动就斥责打骂,使孩子因自尊心受伤害而自暴自弃甚至发生人格扭曲。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不良作为,包括与家长抬杠、顶嘴,有许多都是由家长不注意身教影响的。身教不够也是家长感到教育孩子难的重要方面。

    家长今后注意在放手、倾听和身教上用心,相信感受就会发生变化, 教育孩子其实没有那么难。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