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i-Oxidant,constitutive skin antioxidant network

INTRODUCTION:
随着气温的回升,抗氧化(antioxidant)这一让人头疼的问题再一次在朋友圈内互相探讨,究竟抗氧化到底要在皮肤角质之外来完成还是应该进入人体循环起作用呢?肌肤外用的抗氧化成分真的有效吗?到底应该选择那种抗氧化成分来作为每天护肤的程序呢?
Free
radicals an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皮肤作为人体最外的一层器官,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尽量的屏蔽有害物质侵入人体。当然,这层保护组织也同样影响了药物,护肤品有效成分的吸收与起效。
但是无论人体和皮肤每天都会收到自由基以及活性氧类物质(ROS)的侵袭。因此,皮肤会形成自己的保护网络,从而捕获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以及ROS。
我们每日接触的紫外线,氧气(经某些化学反应可以产生微量的臭氧,如某些打印机)等都会导致产生ROS,该类成分的形成开始与UV的照射(尤以UVA为甚),在经过人体的发色团转化,从而形成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这类发色团通常会形成两种类型的反应:
1,
2,
自由基所产生的反应通常为链式的均裂反应(可以参考最简单的有机化学中的自由基取代反应),该类反应激活后,产生的自由基只有遇到能终止链反应的成分才会停止反应,否则会一直将反应进行下去。同时,自由基也会对DNA产生损伤,如:单氧基自由基与DNA反应,形成8-羟基脱氧鸟苷。
Constitutive skin antioxidant network
在进化过程中,人体不会放任自由基的侵害不闻不问。为了减少自由基的危害,人体形成了一套具有相互协同作用的抗氧化网络。
http://s15/bmiddle/60b420dbtda4a9179b9ae&690skin
整个抗氧化网络中,自由基从oxidative stressors作为起始点,首先形成单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过氧化自由基,进而跟脂质反应,形成脂质过氧化自由基与烷氧基自由基。而人体的抗氧化网络从第二步开始,便有不同的抗氧化剂参与到捕获自由基的反应中去。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用来捕捉形成的过氧化自由基,在经过过氧化氢酶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解。
而在维生素E循环中,可以捕捉形成的脂质过氧化自由基与烷氧基自由基,捕捉到自由基的维生素E被称为维生素E氧基自由基,该成分在经过抗坏血酸的帮助,从新形成维生素E,参与到维生素E循环中。
在维生素C循环中,不仅可以辅助维生素E的再利用,还对单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过氧化自由基具有捕获作用,捕获后,形成维生素C自由基。而维生素C自由基可以通过谷胱甘肽(知道我为啥在一篇稿子中说维生素C和谷胱甘肽一同口服了吧)重新变成维生素C进行再次循环或者直接氧化成脱氢维生素C被分解掉。
而在硫醇循环中,捕获过自由基的谷胱甘肽,硫辛酸等成分经过NADPH等辅助,从新形成谷胱甘肽,二羟硫辛酸重新进入循环,辅助维生素C循环。
In vivo or in
vitro?
由于机体有皮肤的保护,在表皮和身体中检测出来的抗氧化物质和一些酶类分布是有很大差别的。在角质层中没有检测到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因此,有些抗氧化剂口服在体内起效更好。
毕竟对于人体来说,谷胱甘肽,维生素C,维生素E等成分都需要从食物中获取,因此,在抗氧化工作上,我比较赞同的是内外兼修,in vivo and in vitro,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我个人目前口服的是葡萄籽提取物,谷胱甘肽,α-硫辛酸
外用的:α-硫辛酸,VC,白藜芦醇(产品为:裴礼康和EA的胶囊)
antioxidants
通常来说,抗氧化剂最常见是:
1,酚类物质(尤其是多酚类物质)或者生物黄酮类物质,比如常见的:葡萄多酚,大豆黄酮,茶多酚,白藜芦醇等等。
2,
3,
4,
5,
抗氧化剂对人体的好处不言而喻,即便外用,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抗氧化剂可以减少日光中UV对于肌肤的损害。因此,每日在护肤过程中,增加抗氧化成分来搭配防晒共同使用,可以大大减少光老化的危害。同时也可以减少面色暗沉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