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不行了,试试“巨屏电脑”吧!
(2014-08-25 08:22:44)
标签:
智能电视互联网乐视小米盒子网络视频 |
智能电视不行了,试试放在客厅里的“巨屏电脑”吧!
——习惯看电视的不一定想要一个操作更复杂的智能电视,习惯用电脑的却一定都希望有个更大的屏幕!
刚刚智能电视又被监管了,广电总局说“只有牌照方推出的UI才是合规合法的。”目前最受欢迎的小米、乐视的智能电视都受到批评。面对这几个月来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我们不禁要问,在中国做智能电视究竟有没有前途?方向在哪里?本文拟从一个真实的案例谈谈中国智能电视如何才能绕开传统思路,不仅避开监管,而且找到真正的发展方向。
我们家是典型的2+2+1家庭,爷爷奶奶,我和妻子还有一个2岁多的孩子。从爱人怀孕开始,一半由于我是数码控,一半是实际需要,我们家的视频娱乐就从传统的电视、电脑,向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电视盒子的方向演进,同时变得完全碎片化。到现在,除了春晚,已经完全没有那种几个家人坐在一起,花一两个小时甚至一晚上共看同一个电视节目的情况了。
#起始,平板电脑改变观看习惯
2011年,我用奖金买了当时正流行的IPAD2。一开始我只是尝试一下各种APP,看看PDF或TXT的电子书。之后就是我妻子在用,主要是看美剧英剧等在线视频。这时我们还在北京,因为我们俩长期习惯了用电脑看视频,所以虽然租的房子里也有电视,但没去装有线。后来妻子怀孕,我母亲过来照顾她,我母亲有空的时候也是用电脑上网看韩剧。
妻子生产之后,这种情况仍然继续。坐月子和产假期间,因为要等待剖腹产的伤口痊愈,妻子大部分时间待在床上休息或照顾孩子,所以用IPAD看视频成为她唯一的娱乐,她当时笑称说IPAD真是“产妇之友”。
当时我的父亲也过来帮忙,因为不会操作电脑,每天买张报纸,有空的时候就和我母亲一起用电脑看电视剧,基本是我母亲看什么他就跟着看什么,算是沿袭了之前看电视的习惯。
#继续,平板电脑、智能电视和一个盒子
2013年,我因为工作原因,又买了一台7寸的联想A1平板电脑,不多久就给了我的父亲也就是孩子爷爷,并给他装了几个新闻和视频的APP。这以后爷爷买报纸的情况就越来越少了,因为APP上的新闻多得看不完,同时他也可以开始看自己喜欢的古装武侠剧。
这时我们已经搬回武汉,住进了自己的房子,孩子也快2岁了。我们每天会让他看1个小时的动画片或巧虎,一开始是用电脑或IPAD,后来担心屏幕太小对他的眼睛不好,就买了一台50寸的索尼智能液晶电视。因为电视台的动画片太少,播放时间又是固定的,我们还是没有接有线,而是把一台笔记本连上电视搞了个简单的HTPC,只是没有遥控器,有点不方便。
后来配了个小米盒子,但一方面内容仍然没有电脑上的多,一方面用遥控器操作,想找特定的视频还是非常不方便,所以基本上没怎么用就成搁货了。之后我为笔记本配了一个罗技的带触控板的无线键盘,就完全解决了遥控的问题。(虽然原来已经配了无线鼠标,但无法实现输入,只能点击,和小米的遥控器一样有限制。同时有了带触控板的无线键盘,既能遥控又能搜索,这样的搭配完全可以成为客厅视频娱乐的最佳方案)
虽然有了大电视,但基本上是给孩子看动画片,因为孩子醒着我们不可能看,孩子睡着了我们也不能看,怕吵着他。所以这时候家里的情况是:爷爷有空时就用他的7寸平板看新闻和视频,比如上午奶奶把孩子带到小区里玩而他又不用做饭的时候,中午孩子睡午觉的时候,还有晚上我和妻子带孩子的时候等,一天中总有四五个这样的空挡;奶奶白天在孩子睡午觉的时候用IPAD看韩剧,晚上有时用笔记本看,有时就陪孩子直接睡觉了;妻子晚上陪完孩子用IPAD看美剧;我平时晚上看书,周末用台式机看电影——当然,大家看视频的时候都是戴耳机。
#成型,代表未来的家庭视频娱乐形态。
2014年,我买了第三台平板电脑IPAD MINI,玩了不到一个月就给了奶奶。这时,我们家的视频娱乐就完全碎片化了。
孩子上午在小区里玩,中午回来用IPAD2看一集动画片(因为IPAD是随时待机的,只看一集比开电视更方便),晚上吃饭前或后,再用大电视看一会动画片或巧虎。
爷爷、我和我妻子习惯不变,这时变化最大的是奶奶,因为有了专属的平板。白天爷爷负责做饭,奶奶带孩子,依然是中午的时候趁孩子午觉用MINI看一两小时韩剧。到晚上我和妻子下班后,就是我们带孩子,奶奶在家务的间歇,躲在餐厅看一会韩剧,这种间歇有时一晚上有三四次。最后,等孩子睡着后,奶奶或者跟着睡了,或者再看一会。有时孩子半夜起来拉尿,奶奶处理完睡不着了,也会看一会——奶奶的视频娱乐完全碎片化了。
总体看看,我们家的视频娱乐经历了横向和纵向两种碎片化。横向,就是再没有几个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的情景了,大家各看各的,想看什么看什么,相互也没有干扰。
纵向,就是看视频的时间,不再像传统那样集中在每晚8点左右的所谓黄金时间了,而是被完全打碎。这一点在爷爷奶奶身上表现特别明显。以前爷爷奶奶单独住的时候,家里的CRT电视有时就开一天,就当背景音乐了。现在有了孙子,又各自有了平板,客厅里的电视就完全是为孙子准备的了。所以智能电视要真的起作用,可能只能再买一台放在我和妻子的卧室里,当然前提是我们的卧室和孩子的卧室没挨在一起,不然又怕吵着他睡觉,而且智能电视的操控问题也要得到革命性解决才行。
目前爷爷的7寸平板已经有点卡了,他准备年底买个便宜的小米平板。偶尔我笑着问奶奶,将来孩子上学了,她和爷爷住回自己的房子后是装有线还是装宽带,奶奶说那得装个10M的,因为现在家里三个人同时看视频,有时还有点卡……
我们家并不代表所有的中国家庭,但随着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的普及,从某种意义上,却代表未来的家庭视频娱乐的形态。
##总结:“巨屏电脑”才是真正符合用户体验的家庭视频娱乐产品
让我们先来看看所有智能电视的设计初衷是什么:智能电视就是要在电视上实现如电脑般的海量内容点播,并进一步在电视上实现如电脑般的交互式娱乐及应用体验。——简单的说就是要把电视做得像电脑一样。
现有的智能电视是如何实现这个初衷的呢——把电视智能化,说白了就是把电视变成简化之后的电脑。这种智能电视的设计思路,其实是在延续和模仿乔布斯用iphone式智能手机颠覆传统功能手机的思路,目的是用智能电视颠覆传统电视。
这个思路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且不谈现在仍未解决的操控体验问题,只是在中国就有大问题了:监管。电脑是工信部管,而电视是广电总局管。你把网上的内容都放到电视上,你让那么多的电视台怎么活?
而且从用户体验上看,习惯看电视的不一定想要一个操作更复杂的智能电视,习惯用电脑看视频的却一定都希望有个更大的屏幕!
因为电视是放在客厅里的,电脑是放在卧室或书房里的。这几年业内大谈“占领客厅”,都是在做把客厅里的电视变得像书房里的电脑的事。那我们能不能,反过来,就把书房里的电脑搬到客厅里来呢?——比如,巨屏电脑!对,如果我们把“电脑”搬到客厅,同时配合50寸甚至更大的显示器,这个主意怎样?
首先,PC版的Android早就有了,技术和成本都没有问题;其次,一体式台式电脑已经开始流行;第三,电脑上的内容不受那啥啥总局的监管;第四,配个带触控板的无线键盘,就完全是电脑了(在国内一个著名的HTPC论坛上,有个关于遥控器的投票,70%的人都搞给了无线键鼠,这说明无线键鼠的使用体验其实是很不错的;当然如果是平板电脑式的遥控器,会更不错,只要能解决待机时间和成本的问题)。
把电视做得像电脑一样,不如把电脑的屏变大一点放在客厅里,搞个“巨屏电脑”。从中国的现状来看,“巨屏电脑”才是智能电视可能的方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