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进行绘画心理分析

(2009-12-27 22:37:58)
标签:

心理分析

绘画

心理

艺术治疗

健康

分类: 心理知识

如何进行绘画心理分析

 

基本工具:A4白纸、2B铅笔、橡皮、油画棒

 

一、图画内容:房—树—人

从原则上来说,进行绘画心理分析时,画什么都可以,每一样事物都有自己的象征意义。但为便于检索和分析,把绘画的内容固定在某几类形象上更加合适。在绘画心理分析发展史上,主要画房子、画树、画人的“房—树—人”(House—Tree—Person,简称H—T—P)测试已经成为非常成熟的绘画投射测验。

“房子”代表家庭,是人们成长的场所,可以投射内心的安全感,表达对家庭的感受并反映沟通模式。画树测试也叫“树木人格图”,由于树的成长与人的成长相似,所以“树”能够反映自我的成长,象征感情,投射人们对环境的体验,代表个人形象和人际网络。而“人”能够投射受测者的自我形象和人格完整性,反映出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

房—树—人测试可作为考察智力的辅助工具,可用来考察人格整合程度,可考察作画人对待家庭、亲情的态度和看法,考察作画人对待自我成长的看法。

 

二、如何进行测试

 

“房子”、“树”、“人”可以分别画,也可以全部画在一张纸上。

 

分别画房子,画树,画人

传统的房—树—人测试让作画者分别画出“房子”、“树”、“人”三张画。

 

画房子

画房子的纸是横放。

画房子时给的指导语是:“请画一个房子。”

如果作画者问:“画一个真实的房子,还是想象的房子?”可回答:“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画树

画树的纸是竖放。

画树时给的指导语是:“请画一棵树。”

如果作画者问:“画一棵自然界的树,还是想象的树?”可回答:“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画人

画人的纸是竖放。

画人时,给作画人的指导语是:“请你画一个人。”有时可以加上一个限定条件:“请不要画火柴人或漫画。”火柴人是指好像用火柴棍搭出来的抽象人:头成圆形,身体由直线组成。漫画人物是模仿漫画或卡通画法,画出变形或高度抽象的人。因为这两种人型高度抽象或变形,所以无法得到具体或真实的信息。

如果作画人问:“画一个什么样的人?”指导人一般回答:“你想画什么样的人都可以。”

如果作画人问:“画谁?”指导人一般回答:“你想画谁都可以。”

 

把房子、树、人画在一张纸上

把“房子”、“树”、“人”画在一张纸上又称“动态房—树—人图”。

进行“动态房—树—人图”测试时纸张横放。

指导语是:“请在这张纸上画一间房子、一棵树和一个正在做某一个动作的人。尝试去画一个完整的人,不要画漫画或火柴人。”。

 

三、如何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案例可见本书下编部分)

先从整体入手,再分别分析

看到一幅画,首先应从整体入手(见本书上编第一章P133),如面积大小、线条浓淡、线条的整齐与混乱、颜色的搭配与布局、平面与立体、整幅的气氛等。得出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之后,再进行“房子”、“树”、“人”的细节分析(见本书上编部分P3)。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人的心理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本书对同一种图案也列出了不同的甚至相互矛盾的解释,要确定究竟哪种解释更符合作画者,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笔者的经验:人画同步——人的心理与画要同步进行分析,画的细节同步——画的细节也要与人的心理和画的整体同步分析。如画中有太阳,太阳的参考条目有很多,则要考虑是作画者内心对温暖或爱的一种渴望的状态,还是作画者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表达,还是图典中其它条目的意义。因此就要根据作画者的情况,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也就是说,可以大胆的从图典中所列的各种意义进行假设,同时小心地向作画者求证,反复对比得出确切的意义。

 

积极取向

当我们向作画者传达我们的分析结论时,要把消极的语言转化为积极的语言,给予作者鼓励和接纳,以及无条件的关心。例如画中房屋门窗紧闭,我们不能解释为:“你自我比较保守,不愿与外界沟通,比较封闭。”而要把此类负向的言语转换为:“您平时可能会觉得有很多人不理解您,可能会觉得有很多话说不出,有很多事没有倾诉的对象。”“良言一句暖三冬”,我们的语言是有力量的,语言可以让人产生自信心、价值感,也能让人感到沮丧、自卑,因此积极向上的语言对于作画者是相当重要的。

 

点到为止

所谓“点到为止”,即比武中恰到好处的较量。图画分析也应拿捏个“火候”,既让作画者对目前自己的状态有所觉察,又不让作画者有受伤的感觉。既不伤人,又能点悟人生。

 

——《心理画——绘画心理分析图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