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些灵修是一种精神鸦片

(2009-07-02 11:03:36)
标签:

灵性

灵修

内观

奇迹课程

健康

分类: 心灵日志

灵修是批上宗教和哲学外衣的认知行为疗法

 

很多灵修的方法中有大量的练习,不外乎是呼吸、静观之内,还有很多的心理暗示和自我催眠,在我看来,这些都是行为疗法,而且,这些行为疗法比所谓正宗心理学的行为疗法还要高妙,因为它们吸收了大量的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各种宗教中的方法,比才发展了一两百年的心理学不知道高明到哪里去了。

 

开悟、开拙火、满灌、感受脉轮,灵修大部分是在身体上做文章,但有了那么多感觉了,开悟了,高峰体验了,我们的生活真的就会发生彻底的改变了吗?如果没有意识到我们与别人交往的模式真正是怎样的,如果不了解我们的行为模式的成因,如果不了解我们自己、我们的父母、我们的伴侣心中固有的没有完成的情结、过去的创伤、未满足的欲望,只是我们自己的身体感觉发生了改变,我们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吗?感觉到的东西就是实存的东西吗?感觉到的实相就是现实的存在吗?

 

灵修总是说生命拥有无限的潜能,我相信生命的确拥有无限的潜能,但要看这个无限怎样去定义,你要说生命能够脱离生死的限制,我可能就会有所怀疑;你要说几个月甚至几年不吃饭,还能活下来,我觉得有可能,但你说永远都不用吃饭,那我就怀疑你说的是不是“生命”。但生命的无限潜能和你现实的精神、情绪状态又有区别,你可以静心,可以内观,可以去宽恕,但一旦进入到现实的生活和工作当中,该发火的你还是会发火,该抑郁的你还是会抑郁,该焦虑的你还是会焦虑,你忍得了一时,忍不了一世,因为你并没有出家,你的生活并没有变,因为你和人的关系并没有根本的改变,你还是要面对一直都给你压力现在仍旧压迫你的父母、你还是要面对又想和你吵架的你的伴侣、你还是想面对总是当面拍领导马屁背后给你使跘的你的同事。你是对人宽恕了,你是无条件接纳了,但宽恕有时会成为一种逃避,无条件接纳也会成为一种无赖的妥协。

 

越接触灵修,那种逃避的意味越不能让人忍受。也许我接触的并不是真正的灵修,也许真正的灵修并不是这样,但至少,我看到的,这些正在灵修的人,给我的感觉,就是在逃避;至少,灵修的确是满足了这些人逃避的欲望。而这种逃避,绝对不能解决他们真正的问题。

 

真是讽刺,昨天看到胡茵梦在第三极书局的讲座上说:“我们发现所有这些伟大的大师们到最后几乎都是癌症死掉的,克里希那穆提是胰脏癌死掉的,十六世大宝法王也是癌症死掉的。”胡茵梦很诚实。但我们了解到,现代医学越来越确定,癌症是由身体和心理的毒素积累而成,这些灵修大师们应该不太会接触到装修,尾气,空气、水的污染物,辐射等等生理性的毒物,那他们得癌症的原因是什么呢?他们是不是长期沉浸在愤怒、哀伤、恐惧、焦虑等等心理的毒素中不能自拔呢?

 

灵修还有一个危险,就是对社会中真正的不公视而不见。因为,当我们宽恕一切了,接纳一切了,一切都都成了只不过是亚原子的振动(内观),只是呼吸和我们身体的变化,那社会以中真实存在的剥削、压迫、欺骗、苦难、不平等就成了一种不真实的幻觉了。

 

当然,这并不是灵修独特的问题,所有的心理疗法都有这样的问题,我自己学的叙事疗法也有这样的问题,叙事疗法教会我们怎样在多年之后,接受被家暴的事实,排除情绪的应对,但叙事的书在讲家庭暴力的治疗的时候,最后都不得不附带一句“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家庭暴力是可以被接受的。”

 

灵修总是强调自己和任何的宗教无关,但在所有的灵修的方法中,总可以看到宗教的来源和影子,比如基督教之于奇迹课程、禅宗之于内观,而宗教的术语也大量的充斥于灵修的著作当中。

 

当认知行为疗法披上哲学和宗教的外衣,那可不得了了,它就变成了灵修。

 

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灵修是消费时代布尔乔亚的精神鸦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