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传统武术探索------谈发劲(三)

标签:
转载 |
分类: 精彩转帖 |
压丹田
预备姿势
立正,脚跟并拢,脚尖也并拢。(图1)
动作:
右脚向前跨半步,双膝微屈,同时右手五指并拢,经右耳侧向上将臂举直。左手掌心向下,随势置于右肘下作保护右肋势。(图2)然后右手成鹰爪用力抓物一样卷掌成拳,直线向下猛拉至拳与肩平。同时两腿用力蹬直,挺胸,左手护肋。(图3)
然后左脚再向前跨半步,双膝微屈,同时左手五指并拢,经左耳侧向上将臂举直。右手掌心向下,随势置于左肘下作保护左肋势。(图4)然后左手成鹰爪用力抓物一样卷掌成拳,直线向下猛拉至拳与肩平。同时两腿用力蹬直,挺胸,右手护肋。(图5)
左右各做36次(合天罡数),左右共72次(合地煞数)。
意念法:
在练这个功的时候,我们还要同时配合做意念训练,就是做心理演习:在手上举的时候要想象抓住天上垂下的一个把柄(6),然后直线用力向下猛拉,把天扯塌!扯它个大窟窿!(7)
在向下猛拉的同时,再配合呼气。
这样,心理演习(意);往下的拉力(力);呼气(气)。三者协调一致,达到 “内三合”。(为什么发力的时候要呼气?我以后会有博文讲述,敬请关注)
这就是心意拳六合拳十二把劲意之一的:恨天无把(塌天落)的训练法。
这是其拳谱的歌诀:凝神意,拽天环;力碑塌,一瞬间;手落声,随意领;雷骤降,躲身难。
什么意思?大家别看,看了也没意思,这已是谬误百出了。在我们中国,尤其是旧中国,那些老拳师的文化水准是不高的,大多数是文盲,他们无法正确地描述自己的练功体会。而那些有文化的记录者,往往又缺乏习武经验。所以一个说得是“云山雾罩”,而另一个记得是“似是而非”,那些歌诀就是这么“以讹传讹”地传了下来。
提丹田
预备姿势
立正,脚跟并拢,脚尖也并拢。(图8)
动作:
左脚顺脚尖向前方跨出一大步,成左弓步,两臂随势伸直在左腿上方,食指伸直,手背相靠,上体倾向出腿方向,目视前方。(图9)
两臂随掌心向下,向侧后放拉至最大限度,同时重心随势后移,右腿屈膝,左腿伸直,上体略后仰(图10);两臂继续下行,两手由掌变拳经腋下朝出腿方向猛力向上冲提,上身亦随势前移;有腿用力蹬直,但脚不离地。两拳眼向外翻转,左拳在前与眉齐,右拳在后靠近左手腕处与鼻平。头颈正直,目视前方(图11)。
然后,右脚顺脚尖向前方跨出一大步,成右弓步,重复如上动作,唯方向相反。
左右各做36次(合天罡数),左右共72次(合地煞数)。
意念法:
在练这个功的时候,我们还要同时配合做意念训练,就是做心理演习:想象双手抓住大铁锚的锚链(图12),猛拉!把锚链拉断!(图13)
呼吸法:
在两手由掌变拳经腋下朝出腿方向猛力向上冲提时,配合呼气。
这样,1.心理演习(意);2.两手由掌变拳经腋下朝出腿方向猛力向上冲提的拉力(力);3.呼气(气)。这三者协调一致,也达到 “内三合”。
这就是心意拳六合拳十二把劲意之一的:“拉锚断链”的训练法。
再看看这个劲的拳谱歌诀原文:虎归窝,尾作头;臂尖打,艺难求;拉锚断,缆疾意;前后崩,神鬼愁。------无意义,不值得一看。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可以边练拳边体会,在练拳的时候配合“心理演习”,体验“形”------练拳,“意”------心里演习的结合,有许多劲力是可以通过意念训练激发出来。
申明:以上所述,皆是我一己之言,如有异议,欢迎交流,也可以保留,但谢绝谩骂和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