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葛根

(2017-02-24 16:30:50)
标签:

转载

分类: 精彩转帖
原文地址:葛根作者:

葛根

 

    学医时,我对葛根的印象不是在中药课上,而是在上《伤寒》课时;也不是葛根本身,而是“几几”两字。“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几几”两字,老师念susu,解释为鸟颈部羽毛耸立,是补充说明项背强时的这种感觉。老师讲得很详细,我还是无法理解这几几究竟是一种什么滋味。查字典,找到的“几几”念jiji,一是形容鞋头装饰的美盛,“赤舄几几”,这恐怕联系不上;二是偕,在一起的意思“饮食几几”。照第二种解释,那是项与背都“强”(jiang),应该说得通了;老师错了,错在把别人错误的注释当成正确;而我记住了这“几几”,记住了葛根。

    病人凡是颈项连及背部牵强不舒,我必用葛根,效果确实不错,以至我把葛根的“解肌”,理解为解除后颈、背部肌肉紧张的作用。这种极其有针对性的,在众多的中草药里,为数是不多的。除此,高血压,冠心病,脑供血不足,糖尿病等等,有“项背强几几”时,当然要用,没有这症状,我也用。因为葛根所含有的葛根素、总黄酮、大豆素等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并能增加脑血流重量,使血管阻力下降;还能降低血糖。

    葛根是治疗胃肠炎、痢疾的一味常用药,与黄岑、黄连等配合,组成的葛根芩连汤,也常用于暑天发生的腹泻。我在治疗慢性结肠炎中也用,主要用其升清;清气升,浊气降,则中焦安矣。

    葛根,经水磨,澄取的淀粉名葛粉,过去用作充饥;随着人们对葛根认识的提高,葛根粉的知名度也在逐渐增加。几个月前,在菜市场看到有买葛根粉的,我凑上去看了一眼,嫌其太白,扭头就走了。我在上班时,医院药剂科林主任从家乡带来两盒金寨葛根粉,送给我,其颜色虽略带一些灰,冲泡出来的糊,还是比较透明的,没有苦、涩味;因此我还用它勾芡作羹,也很好。后来有人去金寨那边旅游,我托他买,没买到。其实他没放在心上,因为他不知、不懂葛根粉是什么东西。

    葛根粉是高血压,冠心病,颈椎病,脑供血不足,糖尿病人很好的保健及辅助治疗品;葛根粉也是长时间呆在电脑前的人,减轻或解除颈、肩、背部强“几几”的保健食品。

    葛根有过冤案,因为葛根汤里它与麻黄、桂枝相伴,所以一直有人认为它能解肌(发汗)散邪,特别是清代“温病”学派的人,视之为虎狼而弃之不用;更有人提出“葛根耗胃液”之说,让后学者当用而不敢用者不少。其实不然,我非常同意清初常熟大医家柯韵伯先生的见解一一“葛根,味甘气凉,能起阴气而生津;滋筋脉而舒其牵引”。

    在学校读书时,跟刘棣老师去采药,山上随处可见葛藤,要挖到葛根并不容易,藤繁、枝蔓,又常常纠缠在一起,不知那端是根,那端不是,真烦;而且那根很深,山石又硬,挖它,我得用上吃奶之力。虽食之有味;弃之,算算并不可惜。由此,联想到佛教禅宗著作中常用“葛藤”一语,一一不直截了当,谓“葛藤”,杂乱纷纷也谓“葛藤”,确实万分贴切。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