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辽宁锦州锦县班吉塔

(2016-06-05 20:16:36)
标签:

转载

分类: 精彩转帖

班吉塔位于凌海市班吉塔镇盘古山脚下,北纬41°1137.2″,东经120°5148.0″。海拔67米。南距小凌河0.5公里。西北距西鸽子洞山1.5公里,西北距锦朝公路4.5公里,东南距锦州市区50余公里。20033月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辽道宗清宁四年(公元1058年),为青砖砌筑八角实心花塔,通高 11.25,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塔身分为八面,由底向上渐收,每面底座宽1.44,转角设八边形倚柱,塔身四隅面下部各置砖雕直棂窗,之上为砖枋。砖制阑额、普柏枋上每面出双抄五铺作偷心造斗拱三朵。撩檐砖上承塔檐,上覆筒板瓦,再上置平座,再上每面出单抄四铺作斗拱三朵,上饰仰莲两层。由此向上塔身油八角转为圆台形,上面布满砖雕佛龛,龛前镶嵌有仰莲花瓣,上面端坐一尊汉白玉佛造像,塔身顶部出现明显束腰,再上恢复八角形承托塔顶,用叠砌法制出塔顶,塔顶为二层仰莲,上托砖砌圆形塔钵。

以上是通常地介绍班吉塔的资料。今日有幸,前往班吉塔,一览其芳容。从锦州开车,大概半小时左右便到达了。问当地人,为什么叫班吉塔,第一种说法是"斑鸠和尚"说。以前这里有个叫斑鸠和尚,这个塔是斑鸠和尚建的,后来,大家为了纪念这个和尚,就把这个塔叫斑鸠塔了,慢慢地,大家为了好说,就把字说成吉祥的字了。第二种说法是"斑鸠说"。说这个塔建成后,有好多斑鸠在那里筑巢,塔上空总盘旋着成群的斑鸠,所以叫这座塔叫斑鸠塔,后来就演化成班吉塔了,第三种说法是"半截塔"的谐音。当时塔修到一半时,就修不上去了,因为经常有斑鸠在上面搭窝,投资建筑的人不想把窝弄坏,就没有再修,于是就叫半截塔,后来又演变成“班吉塔”分析这三种说法,纯属胡说八道。斑鸠和尚,不知何时代方神圣,虽说此塔倒是有可能是座灵塔,但绝不会埋藏的是什么斑鸠和尚。第二种说法斑鸠作巢的说法,便叫斑鸠塔,更是可笑。第三种说法,谐音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此塔是完整的,也是一次性修成的,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倒掉成半截,根本不是所谓的半截塔。又有人说,因该地叫班吉塔乡,或公社,因此,该塔因地名而来,再问,为什么地名叫班吉塔乡或公社,他们便说,地名因塔而来,这和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一个事,死循环。还有人说,当年在塔上曾发现有铭刻“班吉”二字,于是叫班吉塔。此说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仔细一推敲,便发现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此说出处在哪,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在塔的什么地方,发现的铭文,没有详细记载。人云亦云。无从考证。我查阅了不少资料,均未发现此说的出处和依据。估计是某些人想当然的事,于是便以讹传讹。我个人分析,“班吉”二字,极可能是蒙语,或者是满语,倒底是什么含义,我不太清楚。待以后慢慢考证一下。

同样,关于该塔的建造年代,现都定性为辽道宗清宁四年(1058年)。这个也似乎有些问题。按照道理来说,能把记年说得如此之准,应该是有所依据的,绝非胡说八道,但此依据是什么,好象也不是很充分。都说是依据《锦县县志》记载的时代,但《锦县县志》修于民国年间,也未说清为何定性为清宁四年。看来,将来还是有必要对这个塔的年代进行考究考究的。

[转载]辽宁锦州锦县班吉塔

[转载]辽宁锦州锦县班吉塔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