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年级课标《数据与编码》学习

(2023-12-07 08:00:01)
分类: 研究-学习
四年级课标《数据与编码》学习

四年级课标《数据与编码》学习
脑图思维导图

引发的几个问题思考:

1.“数据与编码” 两者间的关系,谁最重要?是编码吗?“数据的编码”?
2.本模块包括“数字编码”(二进制、进制转换)吗?(二进制是计算机的基础)
3.数据还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它们各自的编码原理会不会在小学阶段介绍?(高中阶段也有编码的学习)小学介绍具体的编码技术会不会太早了、学生难以理解?
4.“数据故事”是分析数据背后的故事吗?“数据安全”“自主可控技术” 如何组织教学?是具体介绍相关的技术,还是仅仅培养学生相关的意识?
5.学科大概念是学科的科学基础,是学科学习的根本。高中信息技术4个学科大概念: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义教6条学科逻辑主线: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其中都包含“数据”,可见“数据”的重要性。在小学部分“数据”会学习哪些内容?学到何种程度?

带着疑惑,从相关教材中找答案

教材小结(个人观点)
1.课标要求“真实情境”“生活中的应用”“身边的真实案例”,教材案例都取材于学生真实生活,符合新课标的理念;
2.浙教版同一个知识“绘制图表”在不同的章节重复出现,体现“知识螺旋上升”的课程思想;
3.在“数据”内容版块中,通过项目主题式活动穿插技能学习(浙教版:excel、PPT,苏教版:excel )
从课程标准到教材
站位更高,在全局的角度看待教材内容
辩证思维,不唯教材论

一点反思
前期搜集资料过程中,意外发现小学数学学科也有“编码”的知识(数学与信息科技都含有“计算科学”? ):
如数字3不一定都表示数量(数值),还可以用来表示序号,如“3幢” 的“3” 就是一个编码,作用是便于识别和管理;
四年级课标《数据与编码》学习

身份证号编码:
编码的目的:建立唯一标识,便于精确管理;
信息量与编码长度的关系;
校验码:数据校验,保证数据无错误

针对小学生学习对象,课标要求教学案例的选择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但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编码”这一部分知识的介绍趋于“常识化”,信息科技学科特点不明显。

如何凸显“学科味”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