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选择指数基金应遵循价值投资

(2010-04-28 10:24:34)
标签:

指数基金

沪深300指数

赵晓东

财经

分类: 财经

    正当指数基金去年的业绩光环尚未完全褪去时,今年的震荡行情却使得绝大多数指基稍显“黯淡”。不过,仍有个别产品依旧表现抢眼。其中,成立于去年9月3日的国富沪深300指数增强型基金,截至今年3月底取得了8%的净值增长率,领跑于同期成立的6只同类产品。那么,该基金经理赵晓东,是如何将更多的主动管理融人被动投资中去的呢?

 

    “很多投资者都认为,指数基金都是大同小异,只要做到紧跟标的指数就好,无需过多的主动管理,这是一个明显的误区。其实,投资者养‘指基’同样需要精挑细选,特别是同类型的产品,由于产品设计上的不同以及公司的投研能力各有差别,就会造成指数基金之间的业绩出现差异。”赵晓东开门见山的指出。

 

    他进一步解释道:“当然,好的指基跟踪标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就拿沪深300指数基金来说,它被公认为是很好的投资工具,但目前整个市场是沪深300指基林立的局面,对于投资人而言确实很难抉择。如果考虑沪深300价值型和沪深300金融地产基金在内,共有18只基金以广义的沪深300指数为业绩比较基准,其中LOF4只、增强型2只、普通型12只,这时同类型之间产品的差异就会随产品设计和投研能力的不同而有所体现出来。”

 

    “对于普通沪深300指数基金而言,产品设计的初衷就是紧密跟踪指数,其结果就是基金的涨跌幅与指数相当;而增强型指数基金,比如国富沪深300,因为采取了三重增强的投资策略,它和沪深300指数的偏离度就会比普通沪深300指数基金要大。因此,有可能获得超额收益,也可能比指数跌的少,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赵晓东如是说。

 

    谈及成功的“秘诀”时,赵晓东坦言,国富基金长期以来一直秉承的“价值投资”理念是自己能够获得较为出色业绩的主因。

 

    赵晓东强调,“公司会对投资对象的价值做深入的研究和评定,当一个研究对象的股价明显低于其内在价值时,坚决买入;而当股价明显高于其内在价值时,则坚决卖出。国富基金不会因为相对‘买高了’或者‘卖低了.’而懊恼,因为公司的目标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投资者赚取利润。因此,建议普通投资者也采用价值投资的方式来选择买卖点。”

 

    事实上,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所管理的基金产品业绩表现也印证了赵晓东的观点。根据晨星三年期业绩排名,该公司旗下所有满3年的产品在各自分类排名中靠前,且获得晨星四星以上评级。而赵晓东掌管的沪深300指数增强型基金,在其成立以来的7个多月时间里,同类排名从未跌出过前三甲。

 

    对于目前市场中存在的“震荡市场不宜投资指数基金”的言论,赵晓东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2010年震荡行,情将成为市场常态。尽管未来三个季度的国内宏观经济形势较为乐观,但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特别是欧盟、美国的复苏不确定性较大,会导致政策不确定性增加。此外,政策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也会对现有行业的利润产生影响,特别是产能过剩的行业。

 

    “但是,沪深300指数中的大多数大市值个股的股价在今年的表现会比较平稳”赵晓东进一步指出,“股指期货推出后,除了基金整体受益外,沪深300指数基金将成为直接的受益者。由于股指期货的跟踪标的为沪深300指数,因此股指期货推出后,如果交易活跃,沪深300指数的成分股表现可能会优于非成分股。同时以机构为主的大型投资者,需要增加对指数权重股的储备,从而增强套保功能,避免在股指期货推出后的被动局面。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公募基金从此有了真正的“做空”工具,可能不会再出现像2008年市场下跌却无法止损的被动局面。”

 

    最后,赵晓东建议投资者在今年投资沪深300指数基金的过程中,可遵循三大原则。

 

    首先,在今年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增强型沪深300指基的投资价值或将更为明显,毕竟能够根据市场情况采取更多的主动管理手段。其次,投资者应根据对市场的趋势判断,选择沪深300指数基金。长期看好,可选择老的产品;如果对未来判断不确定,那么新成立的指数基金可能更为合适一些,因为有6个月的建仓期可随时调整,有利于规避市场波动风险。最后,以定期定额的方式投资沪深300指数基金也是不错的方式。既省去了择时、择基的过程,同时也能享受投资的乐趣。

 

display:non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