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庄子寓言故事的几点启示——读《五石之瓠》心得笔记

(2025-09-23 18:02:48)
分类: 读书札记
庄子寓言故事的几点启示——读《五石之瓠》心得笔记


       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庄子通过《五石之瓠(hu)》中的两个寓言故事告诉人们:同样的东西用法不同,其效果也大不一样。
      故事一,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一颗大葫芦的种子,我种植后结出一个能容纳五石东西的果实。我拿它盛水,结果它承受不起所盛之水的压力。把它剖开做瓢,结果瓢太宽,没有什么可盛受的东西。我见它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击破了。
       庄子听罢惠子的故事感叹道,你真是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啊!
       接着,庄子给惠子讲了一个“不龟手之药”的故事。
       一个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药物的人,家里世世代代常年都以漂洗丝絮维持生计。有一客人听说这种药品,表示愿意出百金收买他的药方。于是,这个人聚合全家人商量,我们家祖祖辈辈靠漂洗丝絮,只能得到很少的钱,现在一旦卖出这个药方就可获得百金,咱们就把药方卖给他吧。
       客人得了药方便去劝说吴王。这时正赶上越国发兵侵犯吴国,吴王就派遣买药方的人领兵出战。冬天,吴军与越兵在水上展开征战,最终打败越军。于是,吴王就割地封赏买药方且领兵迎战得胜的人。
       庄子看了看惠子说,你看同样一个防止手冻裂的药方,一个得到封赏,一个却只是成年累月地漂洗丝絮,这就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啊。
       庄子又把话题回到刚才惠子所说的故事上问到:既然你有五石容量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用绳子结綴起来当做大樽(盛酒器)而游浮于江湖之上,反而发愁它太大无处可容呢?
       故事的最后,庄子分析并对惠子直言不讳地说:你还是见识不通达啊(夫子犹蓬之心也夫)!
       两个故事,尤其是庄子的“不龟之手药”寓含深刻的哲学道理,它带给我们那些有益的启示呢?
       启示一,同样的东西用法不同,其效果也大不一样。
       启示二,东西的“有用”与“无用”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启示三,事物大,有大的用处;小,有小的用途。关键在于是否能善于运用不同的事物。
       启示四,只有见识通达,胸襟宽广,善于打破思维定式,转换视角,独辟蹊(xi)径,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人,才能超越他人,发现事物不一样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利用它。

      (2025-9-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新态“牧师”
后一篇:秋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