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工天河红旗渠游记

(2025-08-16 08:24:56)
标签:

红旗渠

游记

杂谈

分类: 游记
人工天河红旗渠游记


    旅游大巴离开河北省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地”和“女娲宫”景区后,沿着s75公路径直向南进入河南省林州市境内,向着计划中的游览打卡地红旗渠景区行进。

人工天河红旗渠游记

人工天河红旗渠游记


 

    大巴车到了冀豫晋三省交界的地方(s22与s75交叉处),渐渐地太行山独特的地貌呈现在眼前。红旗渠景区逐渐展现在游客眼前。在一处不知名的地方,旅游车暂作停留,游客们纷纷下车近距离地贴近太行山。
    停车处属于太行山大峡谷。只见峡谷境内断崖峭壁,群峰耸立,平台高低错落,沟壑纵横,流水四溢。金黄色的岩石被山水滋润的像涂抹了一层酥油般的明亮。深涧中,浊漳河缓缓流动。姑娘小伙们笑啊跳啊,纷纷以山水为背景组合拍照留影。上了年纪的人,象与老朋友久别重逢一样,仔细端详着眼前的每一处景致。
    太行山,这一熟悉的地名,平时在抗战、解放战争影视中,在书籍上听到看到的太多太多,今天能近距离地与它亲近,怎能不引人兴奋呢?这是前辈们为自身解放征战过的地方,这是“人工天河”红旗渠诞生的地貌环境。

人工天河红旗渠游记


   红旗渠修筑在悬崖峭壁上,其最经典的部分是青年洞。
    青年洞紧贴着山崖峭壁开凿而成。拱形洞体宽阔坚固。渠水缓缓从隧道通过。洞前崖壁上刻有醒目的“山碑”摩崖石刻大字。隧洞长六百多米。青年洞因由三百名青年组成的突击队凿通而得名,它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
    同行的年轻人在洞前异常兴奋,纷纷乘游船穿越洞窟,体验绝壁隧道的震撼、奇险与风凉。而年纪大的人则选择徒步穿越隧道,切身感受人工开凿的艰辛。 
    青年洞是红旗渠标志性工程,它集中展示了修渠艰苦的历程与林州人坚忍不拔的精神。

人工天河红旗渠游记

 

    离开青年洞我们来到总渠的分水苑(闸),这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分流枢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闸房上方镌刻郭沫若题写的“红旗渠”三个大字。
    分水苑包含“分水闸”,“红飘带廊桥”等标志性水利工程。分水苑有三条干渠,由此延伸,灌溉林州54万亩农田。据统计分水苑年均调配水量1.7亿立方米。它把漳河水输送到千家万户与沿途农田。
   展厅内的立体沙盘形象而详细地介绍了分水原理。
    古代李冰父子率众在天府之国桀骜不驯的岷江上修筑了都江堰,制服水患造福成都平原百姓;历史上从隋朝开始人工开凿的京杭大运河沟通祖国南北,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与发展,而当代林州人民修筑的红旗渠分水苑,惠泽了被水荒困扰世世代代的土地与苍生。

人工天河红旗渠游记

人工天河红旗渠游记
    

    位于青年洞西大约一公里处牛岭山下的络丝潭(又名天桥断)是红旗渠一处不可不看的景观。浊漳河在此形成断崖跌水,潭水从宽约80米的河面收束至10-20米后倾泻成独特的黄色瀑布,形成“千里漳河一潭收”的壮丽景观。据称洛丝潭瀑布属于浊漳河“九峡十八断”中较大的断崭跌水。
    洛丝潭景区建有连接豫、冀两省的峡谷索桥。峡谷南侧分布有激流冲蚀形成的天然洞穴。周边开辟有“小三峡”游船项目。

人工天河红旗渠游记

人工天河红旗渠游记
 

    要在一天行程中了解红旗渠修筑的历史与水渠全貌,最好的办法是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导游把游客带到了那里。
    纪念馆‌设有序厅、干涸历史等主题展厅、陈列修渠工具、二百多幅历史照片及全景沙盘。
    馆内巨型浮雕墙、十万修渠者手印档案库和VR技术全景,生动地展现“人工天河”建造过程。
    纪念馆是红旗渠精神的集中展示地,如今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人工天河红旗渠游记
   

    红旗渠经过的太行山区海拔高度约为800至1739米,所以被人们称为“人工天河”。
    红旗渠让昔日缺水贫穷的林州市因旧貌换新颜而声名远扬。这条“人工天河”本身就是一座丰碑。丰碑上,镌刻着林州人超越古人的勇气和智慧,勇于创新和创造的辉煌业绩,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甘贫困,刻苦耐劳,改天换地,追求富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与能力。

        (2025-8-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喊秋
后一篇:悠闲清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