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绵山游记(续)

(2025-01-28 07:31:53)
标签:

正果寺

朱家凹

大罗宫

寺院宫观

游记

分类: 游记
之三:修炼真身正果寺

绵山游记(续)


    离开介公岭我们走进正果寺。
   正果寺‌集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观于一体。它因五龙听“空王佛”讲法飞升时留下的五条沟壑而得名。 
正果寺的名气之大,其突出亮点就在于寺内供奉着十二尊包塑真身的全身舍利,它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最大规模的“肉身佛”塑像群。

      走进‌正果殿。那里‌供奉着八尊高僧包骨真身像,包括北魏净土宗祖师昙鸾像,唐、宋、元各代高僧的包骨真身像。这些高僧修行养生功法神奇,圆寂遗骨历经千年筋骨不散,被誉为“东方木乃伊”。寺内 的“道妙玄真”、“造化在我”殿也珍藏着高僧的金色真身像。

    而后,我们走进寺内灵应塔近旁,仔细观看与了解这座古塔。
   灵应塔‌又称空王灵应塔,塔名中的"灵应"二字起源于魏征的建议,其寓意“空王佛”永佑大唐,沿用至今。
灵应塔是正果寺内标志性建筑,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唐太宗李世民为感谢绵山活佛“田志超”赐雨,御驾亲临,于贞观十五年春敕建此塔,并由活佛大师本人亲自执掌建造。 
‌灵应塔‌采用“明七暗九”的建筑法式。塔的基座两层,塔身七层,高达六十九米,四周飞檐,装饰素朴,巍峨壮观。据称,它是我国高山寺院中最高的佛塔之一。
 
    走进塔身内部,塔的地宫层和空王说法层,展示着珍贵的唐代帝王和名人赐赠的宝物。
 塔内地宫与各层的壁画、雕塑和浮雕生动展现了空王佛邀请众佛说法、苦读经文、脱凡成道的故事。

绵山游记(续)


     许多中外友人都曾到正果寺礼佛瞻塔,表达了他们对这座千年寺院与古塔的赞美和敬仰。
据说,凡是到此拜佛、瞻塔、祈福的人都感到灵验。
    除了游览正果殿与灵应塔之外,我们还观赏了寺内的弥陀殿、上方院、送子观音殿等地方。
 

之四:宫观两家拔头筹
 
   在绵山众多宗教寺庙群中,相隔不远的朱家凹和天罗宫是两家闻名遐迩的宫观。
   由于开车上山时正赶上十一假期,上午游客多,车辆堵,行进满,泊车难,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选择反向游览的策略,决定在下山归途中再拜访朱家凹和天罗宫。

绵山游记(续)


   先到朱家凹。朱家凹的宫殿内主要包括灵宝殿、洞玄宫、醮斋法坛、诸仙殿、十方凌霄宝殿等。
灵宝殿供奉着灵宝天尊、十方天尊、三茅真君、北天师等神祇。
   洞玄宫是朱元璋为纪念其父亲朱世珍(即朱五四)而建造的,主要供奉灵宝天尊。
诸仙殿和十方凌霄宝殿分别供奉着各路神仙。

   朱家凹‌历久史悠。它与朱明王朝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联。传说明太祖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曾在朱家凹修行,祈求儿女有出息,后来朱元璋在灵宝天尊的庇佑下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大明王朝‌。
   朱家凹传奇故事中,还有朱元璋的妹妹在拜祭时,一阵轻风吹落了她头上的芙蓉花,落地后长出了至今仍然生长旺盛的芙蓉松。朱元璋的爷爷朱初一修行时,突遇猛兽袭击,危急时刻在四位神仙的帮助下最终化险为夷,而这些神仙后来化身为门前的“三柏一松”,护佑朱初一的安全‌。对于这些传说游客们只觉得有趣,谁也不会考证其真伪。


绵山游记(续)


   距离朱家凹不远的‌大罗宫建在狮子山崖岩壁之上。
   从远处观看大罗宫,层楼迭阁,气势恢弘‌,青墙金瓦,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颇有点像西藏的布达拉宫。
据介绍大罗宫总共十三层,高达一百一十米,建筑面积达三万多平方米。其内部结构七层以上是众妙堂、讲经坛、混沌殿、诸仙殿、藏经阁等。八层至十三层面阔九间。长廊之下有粗壮势威的盘龙大柱。

   大罗宫始建于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 因为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曾经看到“三清上,有玉京山,山上有七宝树覆盖八方罗天,曰大罗”的仙境而得名。唐玄宗曾专程朝拜大罗仙境,并赦命建造大罗宫。 

   攀阶梯,走栈道,过长廊,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走马观花地游览了大罗宫的财神殿、救苦天尊殿、三官殿、六十元辰殿、斗姆殿、九曜星君殿、二十八宿殿、灵霄殿、三清殿、五老君殿等各个大殿‌。
   宫内各处供奉着众多道教神祇‌。保存着历代精品彩塑百余尊。宫内的藏经阁是国内名胜区最大的藏书之处‌。
‌大罗宫不仅是道教的重要场所,也是历朝历代官民祈福的地方。

   走得累极了,我们只好借助紧贴宫侧的电梯快速自上而下。 
   朱家凹与天罗宫两处宫观建筑规模与宫藏虽有区别却难分仲伯,虽然都被人称是“天下第一观”,但是朱家凹里与朱元璋关联的轶闻趣事,大罗宫的宏伟建筑,似乎更容易被游客记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空巢除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