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并不一定好办事
(2024-07-28 23:35:06)
标签:
熟人世界社会风气 |
分类: 世象与时评 |
都说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其实也不尽然。
笔者经常向某家报社投稿,虽然不认识报社某专栏的编辑,但是上稿率一直很高,基本篇篇被采用,这可能是稿件本身合乎时宜,且正对编辑的胃口吧。之后,该编辑采访笔者,渐渐的熟络起来。一次,编辑提出给她的同事的外埠亲戚安排一个工作。因专业不对口,编辑的提议没有被落实,从此彼此之间生疏起来。
患者每月例行到医院例拿一种治疗神经的必需药,某知名专家、主任医师称:现在没有这种药。患者只得到街上的药店自购。过了两个月,医院还是没有。当问专家主任医师原因时,她只是说药房没采购。再问她是医保把这种药剔除医保药品目录了嘛?她说,没听说。
患者知道,这是医院在药品采购中货比三家成本控制所导致的。
由于长时间在医院无药可拿,既加重了患者病情,又增加了个人的经济负担。
经上网查询,另有一种同功能的药品可以替代。
患者与这位主任医师很熟悉,已经她诊疗用药将近十年了。尽管如此,她始终没有给出替代方案。是专业知识问题,还是医德问题?患者换了新的普通门诊医生,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微信圈有十几个,成员不下三、四百人,朋友圈至少有一百二十人,大多是有过交往的熟人。但是,每当查看“访问统计”时,圈里的人分享人数很有限,倒是圈外的陌生人分享的人数众多。俗语说:“萝卜白菜各有所好”,强人所好,不对。但是熟人,不一定愿意给你捧场。
熟人,不一定好办事。怪吗?